豆瓣推送了#夏天的乐队#问第一次看live的故事。于是也写一些感触。
看的第一次是谢春花,2017年夏天,8月份。已经不记得,是怎样的机缘,得到她会来上海live。因为谢春花,然后就被拉近春花小分队群微信群,认识了一波上海朋友,帮我完成了一个工作上的小调研。但彼此从来没有见过。
去看演唱会的那天,因为去的比较早,所以站在第一排,我还带了单反,拍了很多照片。个别说要面基,但是我没有,我认出几个面孔,也没有主动打招呼,心里面挺忐忑的。生怕被认出来。
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看谢春花,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感觉她比较接地气,虽然是95后,但没有95后的那种稚气未脱之感。她在唱歌的时候,说“你很可爱”是最高级的赞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借我》一共唱了两遍,一遍是她自己唱,乐队伴奏。还有一遍是她和她的队员伴奏,粉丝合唱。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想到这一刻,就好想哭。
而那些从未曾见过面的朋友,依然生活在手机微信里,有的人不间断的全国各地去看喜欢的歌手现场。有的人已经穿上婚纱和礼服,成为别人的妻子或丈夫了。有的人重新拿起书本考研进修。还有的人依然单身,工作,旅行,玩吉他。
我们在一个城市,偶尔会微信聊天。问来路,唯一的关联是谢春花。
现在我在2019年夏天,突然觉得过去很遥远。回忆起那一次现场。我背着单反相机拍照,另一只手用手机录视频。我听见隔着我后面第三排和第四排有个声音在问,那个拿单反的是不是RD,手机弹出消息,问“你今天也过来了吗”。
我来了,但我没有回答。我也没敢看手机,我怕被认出来。后来散场回家,我把存储卡里的照片一并导在电脑上。就此结束。
想起最后的最后,全体粉丝和谢春花合照。但是那张照片我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今天聊天,说到自己,谈及三年以前,以及三年以后的今天,感慨并没有多大进步。但是最深最深的感慨是,越来越胆小,越来越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了。
既没有坚持做喜欢的事情,也没有越过困难,达到另一个彼岸。更多的困惑在我的心里。我丢失了什么呢?
那些具体的事件,饱含了最初的悸动和勇敢。我记住的可能不是谢春花,而是那个时候的我。
于是,因为谢春花,我在今天想起了两年前。也积累了一些心路历程。2016年疯狂旅行,看演唱会,看话剧。有种不是加班,就是奔波的感觉。去了很多地方,看各种演出,拿着不会用的单反,拍没有主题的到此一游的游客照。
我记得很多,也记得很淡,记得前去和归来的路途各种不适,记得异地干燥的空气满是灰尘,记得下雪的列车无座的夫妻挤在狭小的空间用手机看视频,也记得当时的我靠在车窗的玻璃上,恍惚的睡去。
那时候最喜欢谢春花的《借我》。也是因为这首歌去看了谢春花live,但看过以后的后来,最喜欢的是《只道是寻常》。
我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喜欢。喜欢那种说不出口的感动,喜欢那种想要拥抱又回避选择等待的煎熬,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的心境,淡淡的不做强求。因为现实由不得示弱,由不得说一句不愿意就能过得去。
“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期盼,毕竟一生很短少有圆满”。我知道,一生很短是真的,少有圆满也是真的,但我也知道,说没有太多期盼,那肯定是假的。
刚才登陆这个账号,发现密码都不记得了。最初的那个老公众号因为太多的同事关注而停止更新了。上次朋友说我更文不积极,我想,以后会努力写的。想起木心最初的读者也就十几个,但人家也是每次都很认真的给那十几个读者回信,就觉得自己态度不端正,懊恼过于浮躁,心思懒散,面对自己初心早已抛之脑后的状态不解恨。
一想到和自己过不去,就开始觉得委屈。
过程即奖励。努力吧!勇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