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刚刚想起来的:刘琮不是蔡夫人所生,而是和刘琦一个妈生的。蔡夫人和蔡瑁之所以偏袒刘琮,是因为刘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为妻。
继续。
77.五虎将: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只封了四位将军:前将军关羽,后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右将军黄忠。
之所以后世会将赵云与之并列,是因为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四人和赵云合为一传名曰《关张马黄赵传》。
78.汉寿亭侯:汉寿亭侯不是汉朝的寿亭侯,而是汉寿这一地区的亭侯。汉代封侯是指封地内百姓的赋税不用上缴国家而是缴纳给被封者。根据侯爵大小分为县侯,乡侯和亭侯三等(汉代十村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因此关羽被封的是最低一级的侯爵,而且三国时代兵荒马乱,这个爵位多半也就是个名誉称号而已,
79.厚葬关羽:曹操厚葬关羽并非是被吓到,而是明白孙权杀死关羽后故意把头送给自己是为了甩锅,将刘备的怒火引向自己。为了让孙刘互斗,于是将关羽的首级以诸侯之礼厚葬。
这其中或许也有曹操对于关羽的爱惜之情。
80.截江夺阿斗:孙夫人是自愿回江东而非受到孙权欺骗,带走阿斗的目的也明显是劫持。历史上孙夫人和刘备年龄相差十分悬殊,存在感情的可能性不大,孙夫人此后便失去记载,不存在刘备战败后投江殉情的事件。
81.吴国太:孙坚只娶了一个吴夫人,并没有娶她的妹妹。
又要穿越回去说说前面的事了。
82.祖茂换盔:此战击败孙坚的不是华雄而是徐荣,追击祖茂的也是其他兵士。祖茂将帽子挂在了一座坟上吸引了众人视线,随后成功逃走,并未被杀。
历史孙坚才是三国前期的猛将,先后击败了华雄、胡轸、吕布,甚至董卓亲自带兵都被击败。而徐荣更猛,击败了孙坚和曹操。
83.跨江击刘表:孙坚攻打刘表不是因为刘表拦截,而受袁术的指派。
这里稍微讲一下讨董联盟解散后的群雄局势,很多事情便可以轻松理解了。
联盟解散后,袁术因为反对袁绍另立新君的主张而与之反目成仇。由于袁家四世三公有较强的号召力,再加上二人实力较强,因而当时的群雄都在二人之间选择站队,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
袁绍阵营有曹操、刘岱、鲍信、刘表等,而袁术阵营则有公孙瓒、陶谦、孙坚等。
因此界桥之战,曹嵩之死,刘备救徐州,孙坚跨江击刘表,这些历史事件实际上背后都是两大集团的冲突。
直到匡亭之战袁术被打残之后,曹操崛起成为袁绍的威胁,这种集团对峙的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好了可以穿越回来了。
84.八阵图:排兵布阵用的阵法,是用小兵来摆的,摆石头阵是没用的。
85.潘璋之死:潘璋并没有死在关兴手下,他和诸葛亮同年去世。
86.朱然之死:赵云因为劝阻刘备攻打孙权,根本就没有出现在夷陵之战中。朱然自然也没有被赵云刺死,他比赵云活得还久。
87.甘宁之死:甘宁和黄忠一样此战之前就病死了。
三国演义中把好多东吴将领都写死在了夷陵,但大部分都是假的。
88.白帝城托孤:实际上是在永安托的。
89.安居平五路:这和甘露寺还有空城计一样,都已经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扯犊子了。
刘备去世后,主政的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修复关系,孙权也积极响应。毕竟曹魏的威胁才是最主要的,消灭对方只能让自己死得更快。
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