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新出了一门课程《如何管理孩子的牙健康》,我第一时间订阅并开始学习,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牙齿不好,为此受了很多苦,踩了很多坑。从小到大,牙齿正畸就做了两次,可效果依然不好……所以从小就比较关注团子的牙齿,也控制他的甜食,几乎没吃过,就是不希望他重蹈我的覆辙,受这份罪……
一、孩子的牙齿从娘胎里就可以开始管理
1.怀孕阶段,对孩子牙齿健康的管理,除了孕妇普遍需要遵守的健康作息,还要注意自己日常接触的化学产品和药物,比如:染发剂、口红、指甲油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里面的化学成分会导致孩子兔唇、多牙或少牙;防止孩子的牙变色,不要喝含氟量高的水,也不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等等。
2.出生后尽量少让孩子躺着喝奶,下巴一直使劲往前够着喝奶,时间长了容易变成“地包天”脸形;孩子出牙后含着奶瓶入睡,很容易造成龋齿。最好在孩子一岁左右就戒夜奶,而且平时让他学着用杯子喝水。不管是否出牙都应该做好口腔清洁。
3.出牙后做好独立刷牙的过渡。6个月-2岁可以用硅胶指套牙刷清洁牙齿,有个问题,如果孩子非常抗拒怎么办呢?那就不要勉强,可以继续用纱布帮他轻擦牙齿、轻按牙床。别忘了刷牙前期,只有孩子不排斥,才愿意尝试。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脱敏训练,我们的行为一定是为了长期目标服务的,如果每天坚持做,一直做到孩子2岁左右学着自己刷牙,就能有效降低孩子的口腔敏感,减少他日后对刷牙的抗拒。
4.不用担心出牙的早晚和出牙顺序。每个孩子出牙的时间差别很大,这不会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一般孩子在4~6个月时,开始出下门牙,2岁半时,70%的孩子20颗乳牙会全部出完。家长只需要知道,孩子能在1岁左右出牙都是正常的,不用担心。但要注意:如果孩子16个月龄时,还没长出一颗乳牙,就要带他去拍片检查了。
5.重视出牙期:心理陪伴+身体照顾
孩子出牙的时候,感觉牙疼不舒服,有时还哭闹不止,家长要比平时更有耐心,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小情绪。可以通过语言帮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牙齿让你很难受”,然后问问他:“你需要什么帮助吗?”或者“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你知道吗?不用刻意做什么,只是这么和孩子聊聊天、多陪陪他,他可能感觉就会好很多。还可以借助一些磨牙小物件帮助孩子缓解不适;不过,如果孩子因为出牙发烧或者拉肚子,除了帮他加强口腔清洁,还要随时观察症状,情况严重时还是要看医生的。
二、怎么顺利度过换牙期
1.顺利度过换牙期:引入绘本,游戏,仪式感
换牙的时候,孩子不舒服,很多孩子都忍不住会拿舌头去舔,不管是快掉的乳牙、掉了牙的空洞,或者是新长出来的牙。舔牙动作不大,危害却不小,经常舔牙会让牙齿突出,严重的还会变成“龅牙”和“地包天”。这时候,我们需要用一些温和的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游戏。绘本),帮助他减少舔牙的频率。
换牙阶段是孩子自尊心逐渐建立的时候,他可能会因为觉得缺牙不好看,变得拘谨,不爱开口说话,不肯笑。家长要尊重和接纳他的感受,让他知道有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然后帮他理解换牙阶段只是暂时的,牙活动、缺门牙等只是成长中的小插曲,很快就会过去。这时候可以引入牙仙子的故事,或者将孩子换掉的牙齿收集起来做成标本,记录下这个特别的成长阶段,留下甜美的回忆。赋予这个阶段积极正向的意义。特别注意:不要拿换牙这件事捉弄他,同时也提醒他不去嘲笑其他缺牙的小朋友。
2.换牙常见的6个问题
(1)孩子个体差异很大,家长既不用纠结长牙的早晚,也不用纠结换牙的早晚。只要孩子能在5到7岁这段时间内开始换牙,前后差个一年半载都没关系。
(2)新换的牙没有乳牙白,这是因为恒牙比乳牙钙化好、透光性强,才透出牙齿内层的淡黄色,所以不用担心。
(3)换牙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过程,如果发育正常,不缺钙,就不用特意补钙。而且6岁前,大部分的恒牙牙冠已经钙化形成了,只是还没长出来,所以,等到孩子换牙再补钙效果也有限。
(4)新长的门牙不齐、边上有锯齿很正常,随着孩子成长,牙齿使用时不断磨耗,慢慢就会变平。但前提是上下牙能咬合上,才有磨合的机会。所以要让门牙多咬东西,3岁后就别让孩子用勺子吃饭了。
(5)刚换的上门牙可能歪歪扭扭,缝还很大,随着吃东西牙齿会调整排齐,而且恒牙比乳牙宽,如果没有足够的缝隙,就不够地方长了。所以,这会不好看是暂时的,随着后面其他牙长出来,门牙往中间靠,牙缝会自己关闭的。但如果是长期有缝就要注意了。家长要看是不是长出了多余的牙或者有上唇系带卡在门牙间。出牙通道上长出多余的牙,我们专业上叫“多生牙”,早点拔掉,牙缝就能自己关闭。
(6)新换的门牙比乳牙大,孩子的大门牙和小脸蛋的比例看起来有点别扭,也很正常。因为新换的牙齿大小是不变的,随着孩子个头长高、小脸变大,大门牙会和他的身体越来越协调。(我小学时总被叫做“大板牙”。也是心理阴影啊)
3.家长能做的
(1)观察新牙位置和形态对不对
如果乳牙掉得早,最好带孩子去装个牙齿间隙保持器,作用是先把这个地方占住,直到恒牙长出来。孩子6~8岁换门牙时,重点看新出的门牙有没有突出、咬不上或咬太紧的情况。如果门牙没长好,就像一盘棋没开好局,后面陆续换出的其他牙也很难长在正确位置上。
(2)重点保护六龄牙
六龄牙不是和乳牙替换长出来的,而是孩子6岁左右新长出来的恒磨牙。家长常误以为它是乳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下左右四颗六龄牙就像顶梁柱,支撑着整个口腔,还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咀嚼功能,却因为位置隐蔽,表面的沟槽深,容易堆积食物,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早早龋坏,变成虫牙。解决办法是一长出来就去做窝沟封闭,因为只有把表面的沟槽填平了,不容易堆积食物残渣了,好好刷牙才更有效。
(3)“沉寂期”做检查
孩子换牙时,你会发现中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动静,这多半到了“沉寂期”,一般在8~10岁。建议在孩子7岁以前带他去做正畸专科检查。通过检查,你可以了解孩子颌骨是不是发育正常,后面换出的牙够不够地方长。如果有问题,就能及时干预,早做准备。
未来人类寿命越来越长,牙齿健康就更为重要,希望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口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