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读梁实秋先生的《人生忽如寄》,边读边品,甚是轻松,时不时会心一笑,似乎笔下的那个人就是自己,很是亲切。
先生的一篇《请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中宴请亲朋的热闹场景,现在想想甚至觉得那场面有点壮观,少则一桌,多则五六桌,无论是菜肴的口味、品种,还是主人的热情,客人的真诚,都是现在不多见的了。虽然那时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却还是想念那质朴的日子,想念那充满温情的宴席。
二十多年前,饭店并不像现在这样满大街都是,小县城里只有几家像样的饭店,一般人家只有结婚之类的大事才会去那里奢侈一番,而更多的酒席会在家里操办。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大的圆桌,专门留着请客吃饭用,轮到哪家请客时,邻居们将自家的大圆桌奉献出来,凑个十来张,这宴席就摆开了。
在我家,从年初一到十五,这张大圆桌会在客厅里摆个十几天,家里随时都有客人来吃饭,有父亲远方的战友,还有母亲几年才遇一次的远房亲戚,平时麻烦有事的、来往密切的,都趁着这节日的喜庆一起还个人情。那十几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每天都会有人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最重要是那几天我终于可以使了劲地撒野上几个小时,那几个小时里没人有空管我,大人们都在楼下忙着准备宴席,我拥有了一个人的短暂的疯狂。
说到请客,不免想起那时家宴中的厨师,因为父母朋友众多,所以每逢家中需宴请时,就会有大厨好友自告奋勇来帮忙,那些大厨虽不是专业的,但做菜之讲究、之细致绝不输在如今星级酒店厨师之下。
请客前一天,大厨就到我家来确定宴席的菜单了,一个一个都要经过再三商量之后才最终敲定,第二天一早,便开始采购,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大厨早已忙开。宴席上的凉菜是极其讲究的,必须摆满十个小盘子,主人才会感到丰盛,才会满意,客人喝酒时也不至于面对酒没喝完菜已吃光的尴尬。凉菜的摆设、搭配更是讲究,荤的、素的、红的、绿的、鲜美的、清淡的,可不是随随便便摆上桌的,在客人来之前,都要经过主人的再三调整,通常在晚宴开始前一个小时摆好。看着摆盘精美的冷碟,我悄悄溜到桌子前,看一看,转一圈,咽口口水,刚想伸出“小抓子”就被妈妈给打回去了。
对于热菜的材料,厨师在当天上午就会洗好备在那,上午做好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下午的做菜程序才会有条不紊。那时来过家中的大小厨师至少也有五六个吧,我最喜爱一位胖胖的,和蔼可亲的叔叔,不仅仅是因为他做的菜最合我的口味,更因为他性格憨厚、做事不紧不慢,任何不起眼的食材在他的掌勺下,三下两下就会活色生香、美味可口,而且菜里可以品尝出胖叔叔用心的味道。每做完一道菜胖叔叔都会盛一小碗给站在一旁看热闹的我,说起来是让我尝尝咸淡,其实是舍不得我那一脸的馋劲,而我每次都会为他的美味所收买,吃完就要帮胖叔叔义务端盘子。每当我想偷赖,趁机溜走时,他就会用他那低沉的嗓音喊到,“丫头,你最喜欢的“大鸡孵小鸡”做好了,今天这个味道肯定不一样,我加了秘制调料的。”一听到这,我那不争气的双腿就迈不开了,屁颠屁颠地又回到胖叔叔的跟前了。
做菜的间隙,胖叔叔会偶尔站在外面,观望观望盘子里的菜是否清掉,如果吃得所剩无几,胖叔叔就会很开心,还会再给客人加菜,让他们喝个尽兴。宴席尾声时,客人们也会邀请胖叔叔喝上几杯,慰劳的同时更多的是夸奖,简单的几句肯定对厨师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那可比吃什么都带劲。胖叔叔和别的厨师不一样,他喜欢交流,许多厨师只会自顾自地在厨房忙着,两耳不闻窗外之事,也不会管今天的菜大家是否满意,只把这桌菜当作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胖叔叔是真心喜欢做菜,他更爱钻研,他会耐心地问大家最喜欢哪道菜,哪道菜还需改进,还要再加什么调料。聊着聊着就会聊到菜肴以外的话题,就着酒聊起了人生,胖叔叔的豁达、开朗、随和感染了每个人,品尝着美味的同时,更感受到人间的美好。做家宴其实很辛苦,每一道工序都要亲自从手上过一遍,但父母的大厨朋友们从不收一分钱,相比金钱来说,感情来得更实在、更长久。
为了省事,现在的宴席,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在家中操办了,即使是在乡村,也有专门的家宴一条龙服务。菜都是真空包装的,开袋即食,虽然是方便了很多,却少了许多纯正的味道。那种味道是厨师一颗一颗挑拣出来的,是厨师一片一片清洗出来的,是厨师一勺一勺做出来的,如今乡村宴席上更多的是防腐剂、色素、粉末的味道。
越来越不喜欢如今的应酬,陌生的吃饭环境、吃来吃去都差不多的菜肴、毫无交流各自玩手机的同桌人。突然很想念儿时的宴席,想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想念那个爱钻研、爱聊人生的大厨胖叔叔,想念他亲切的笑容,想念他做的美味菜肴。想念大人们在觥筹交错间,难得清静的小世界,任由我怎样疯玩,都没人管到我。大人们的世界,对那时的我,虽然并不太懂,但看着他们谈天说地,喝酒聊天,站在院子里说悄悄话,到厨房里向大厨取经,在我看来是那样的和谐,温馨。
现在,父母请客早已交给了饭店,但他们那股认真的劲还是一点没变,写客人名单、敲定菜单,甚至到宴席开始前几个小时,还要再将菜单一道一道过目。我们总觉得这是不必要的麻烦,但还是尊重他们的那份仪式感,对父母来说,请客吃饭更讲究的是一种礼仪,一种尊重,一种人情味,说不出的情感都在这宴席间尽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