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晴 102篇
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 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以上内容是我查找的资料,非本人书写。我今天要写的是“关于21天好习惯养成”!昨天我们发布了21天好习惯养成倡议书,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我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谈吐习惯,可以反应出他的整体素质。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成绩并不是她们的全部,那只是他在某一阶段的归纳总结。孩子的全部不只是学习,还有玩耍,锻炼身体,社交等等多方面。我是家长,我也不能免俗的将孩子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别的方面我也没有放任。
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是先洗手还是直接吃?用筷子还是伸手拿?吃饭时有没有大呼小叫?吃完饭呢?有没有收拾餐桌?这都是我们需要教导孩子的。放任不管的后果自己想吧!
为了帮坤坤养成吃饭的好习惯,我换掉了以前的茶几,新买了餐桌。自己以前的坏毛病,我带头改过。在要求坤坤的同时,我也在跟他一起养成。
坤坤不喜欢读书。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但是玩也要有限度。玩完以后,我会告诉他今天需要读什么书。他不愿意读,那我跟他一起读。不认识的字有拼音。让他读拼音。久而久之,我自信可以帮他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我也有这个习惯。从上学时到现在,我从没改过。即使再忙,我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读书。
习惯的养成远比成绩更重要。一个人的素养是靠平时的行为举止来决定的。不要小看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它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21天,非常短暂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但就是这短短的21天,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对他一生都有益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