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找实习,面了不少家,确实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经历,完整概括出来,大概就是一句话。
越早形成自己理论自洽的方法论和人生观,对自己越有利。前提是不偏激,不违背世俗人伦。
这有几个好处。
第一个,是更好面对别人各方面的考究。因为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那从这个方法论出发去打,各个层次,随便引出一点开枝散叶,逻辑上至少听不出问题,虽然对方可能观点和你不一样,但识大体的人是会尊重而不是试图去摧毁你的体系。
第二个,是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看世界是怎样的,对行业是怎么看待的,从你的言谈举止中都能流露出来,没那么坚定相信的,很容易从话语和眼神中泄露信息,被人怀疑来这里的真实目的,毕竟,谁也不想要一个还处于迷茫期随时可能变卦的合作者。
第三个,是减少烦恼,节约时间精力。自洽方法论和人生观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简单专注,没有很复杂的关系和生活,承接第二点的自己想要什么,非常坚定,他们早就开始稳扎稳打向着目标前进了,所以无所谓外界环境的风言风语和看似波动的紧张,因为他们内心稳如泰山。另外,这有利于筛选出方便交往和沟通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时间都很有限,走的路不同真的没必要强行装熟,相安无事即可。与之类似的事情也可以当舍弃则舍弃,某些方面受到冷遇也可以平和无事,心态会更好,避免了大起大落的起伏。
当然,好处不止这些,但三点已经足以概括,我发现取得一定成绩,这里的成绩泛指各个方面学习生活职业爱情等等,都是有自己一套自洽方法论体系的人,自信又从容,被挑战也不会气急败坏,以此为指导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无往不利。
我写的可能比较玄,其实就是一个“给自己洗脑”的过程,得真正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才行。不然为什么说指导思想和重要,一旦形成共识,力量是呈几何倍排山倒海增加的。
有一个北大博士师姐,男朋友和她是一个学校的博士,但是说话总是自带一种鄙夷感,尤其是师姐问男朋友问题的时候,回答时总有种不耐烦的感觉。这个师姐长得很好看,但被男朋友打压的快没有自信了,莫名其妙的自卑,沟通也没有用,因为男朋友总说她多想了…
其实以师姐的条件,应该会有很多人心动,但在男票那里就一无事处,总是觉得她在白痴问题。这样长久下去就很危险,因为师姐会失去自信,被绑在一份不健康的关系里,失去自我。陷入过一场长达两年的被对方贬低的糟糕的亲密关系,男友也是世俗意义上挺优秀的一个人,但就是“看不起”,估计当时追师姐也是觉得她学历、家庭和外貌什么的都凑合。师姐陷入强烈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中,也试图通过沟通、争吵、找朋友开导、找心理医生、吃抗抑郁的药物来解决,然而没有用,状态也越来越差,升学、求职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爱情中要不要势均力敌?这里的势均力敌,在某些人眼中是条件的相称与累积,是分工合作,君不见,婚姻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两个经济体对抗风险的组合抱团,但过于物质化计算的精英思维还是令人不齿的。爱情是稀缺的,但绝非不存在,理想中的婚姻是因爱而结合,但在这个时代已不可避免地被生活重担蒙上一层阴影。对有的人而言,男强女弱的关系才是稳定的。对另一些的人来说,爱情中男人就是仰望女方也可以接受。强调势均力敌的,往往是对关系中的平等感有强烈的诉求。这可能会匹配度高,生活相对平衡,但不一定必然产生爱情。
一份良好的感情会给你带来快乐,真正爱你的人会站在你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很顾虑你的感受。而他让你自卑让你怀疑自己证明他明显不是对的人。师姐的男票可能是好为人师,可能是情商低,可能过于率直,甚至可能深层次里是自卑的,因此只能打压女朋友来获得快感。这样的人对身边人,对自己,可能都是一种打压的心态,面对别人的赞扬无法接受,下意识地谦虚,其实给自己的情绪压到了一个危险的阀门里,没有正常得到疏解。他没有爱的能力,既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他人。在他眼里,是追不到真正喜欢的美好事物的,只能迁怒给身边人,心理一直是灰暗的。这是一种精英的“无能愤怒”。可能平时隐藏的很好,但话里话外是一定能感觉到的,一种下意识的judge别人的态度。
恋人之间一定会有要磨合改进的地方,但态度应该是抱着一种愿景,认为两人在追求某种生活状态,“这个地方有点问题,以后这样行不行”。吵架不过是这种交流的激烈版本,看不起则是放弃了这种交流。就跟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劣质小学教师一样。
当然,我不是说师姐一点问题都没有。至少目前,她跟男票在很多储备上的差距客观存在,她男票作为名校博士,有点优越感也是正常的,师姐也不想完全靠美貌于可爱找一个能很宠爱她却在精神层面不如她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她自己的选择代价。师姐的性格也确实本来就有些犹犹豫豫,一路走来过于顺利,运气成分也不小,是一个版本的“岁月暗中标好价格”,无论男女,某些人生关口走得太顺,后面是一定会付出很多倍代价的。
我还认识一个很好看的女孩子,但她从不看书,也不关心各种新闻,完全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那种,跟她聊天挺累的,没法深入下去,因为感觉没什么东西,没什么自己的见解,对世界一点也不好奇,眼光太小了。她现在一直单身,对我说想让我介绍身边的优秀男孩给她,就让我挺为难的。
回到主题吧,还是要有自己的底气和观念,把自己处理好了才能去爱,去工作。去面过一个私募基金,他们整个团队的人过来面试我,因为这种很看团队,小作坊式的运作,这个基金其实规模极高,属于国家级的政府型股权投资基金,但我当时不太了解。投资总监把我的简历随手放在一边,开始问我父母职业,人生理想,文青气质,想要什么这种直击灵魂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吧,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耻于谈自己的理想的,很难跟人在这种场合自如其分地聊自己的内心,难免会有些遮遮掩掩掩饰真实的想法,或是让人透过话语的层层迷雾去探索你,无形中增添了许多沟通成本。
面完我已经冒汗了,总监给了我一张名片,让我想通了去找他,说他们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出来之后我就开始琢磨自己说了些什么,我觉得让一个年轻人说清这些问题真的很难。
很少有人会坦白承认自己想要钱吧?
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的职业目标,其实也是未经初步了解随波逐流确定的吧?
你是真的想做,还是别无选择只能做这个?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总监对我说,他们对我表示兴趣,因为我看起来十分独特,是他们从没见过的人。
这周末我去长春开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里面有个报告讲到,人对于人生追求有六种类型,建立、寻求、早闭、扩散、过度寻求及前思。比如说早闭就是过早感知到虚无而选择佛系,比如说寻求就是对一切保持好奇,而寻求这种人生观在人群中的比例其实是很低的,不是主流人群的选择。
我可能就是这种人,有点类似《进击的巨人》里,2000年来唯一不受始祖巨人操控的进击的巨人,任何时代始终只为自由而战,哪怕自由本身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一直在好奇与寻求新事物,喜欢探险,钻研深度不够,想发现更隐秘的规律和更不为人知的阴谋。我爱写点东西,我也爱跨专业搞点事情,因为只有去不同领域感受过,才有写东西的素材。所以我的一切,最后可能都是为了写出某份调查报告与处理过的小说为目的,把某段经历中戏剧化的部分加以抽取,看人们捧卷时的表情,就是我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