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走出日复一日的繁忙枯燥,改善千篇一律的生活吗?不知你是否也有个行走世界的心愿。带身体和心去看看世界,带着灵感回来。
这一趟——稻城亚丁,理塘……
一起出发,感知甘孜。
感知眼睛,领略美好 滋养内心
车子一路行驶,车窗像播放着风景大片。
当我亲眼看见了雪山、高原、牦牛……几度莫名地感动和感恩把自己带出来,抵达千里之外置身画中。
眼睛,或许更重要的意义,是带我们领略美好的事物,扩容视野、滋养内心。
感知呼吸,全然和自己在一起
总算亲自体会了传说中的高反,感受那种缺氧的无力感。平时无处不在的氧气,从未被自己感知,它们的默默付出,在这时候却如此珍贵。这一刻,有顺畅的呼吸,便如同拥得了丰厚财富。
感知到呼吸,听见了心的跳动,那个当下只和自己在一起了。
感知同伴:成为一个有心有魂的伴
缺着氧,长达几个小时的攀登,抵达了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牛奶海,有种抗战胜利的感觉。
一路上,感知同伴彼此间的鼓励和关心,它竟然成了抵挡困难的良方、温暖的前行燃料:“你还好吗?很快就到了,加油。”
一边登山,一边联想起人生旅途,感恩在我们人生不同时刻阶段出现登场的人和事,组成了我们人生独一无二的风景线,给到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
想想,我们多长时间,都活在过去、未来的人事物中担忧着?又有多少时间全神贯注地留意感知身边的人与事?在相聚的时刻,适时放下冰冷的手机和纷飞的思绪,用心看看身边的人。
当下的拥抱、关爱,才是真切有力量的。愿我们回归当下,成为有心有魂,同频同在的伴。
感知信仰:心存善念,创造内外祥和富足的世界
给我很深的触动是,所遇见的藏民,眼神里的安定祥和、从容纯净。走在勒通古镇理塘,也就是丁真的家乡,许多藏民手持转经筒,慷慨地馈赠给旅人平和善意的微笑。
第一次观摩了藏传佛教长青春科尔寺,进一步了解了释迦摩尼、宗喀巴大师……智慧慈悲,平静豁达。
那一刻,我顿时忘了外界纷扰,似乎只是享受着这份纯净就很丰盛了。
这份信仰,屹然在藏民的生活中无时不刻地活出来了,在这个精神信仰高于物质的地带,他们遵循善业:不偷盗、不说谎……
心存善念,为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内外安定的世界,也给了我们安定祥和的呈现。我们都希望别人对我们善意,而外在的世界或许只是来源于“我”,外界只是我们心的投射,如同一面镜子,来照见我们的内心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在纯粹的灵魂前,可以自由自在,像个孩子一般简单。喜欢这样不用动脑筋,只用心的感觉。
感知家——支持彼此生命成长的港湾
到了藏民家,参观了令人惊叹的佛堂,精湛的雕刻工艺,据说每一刀雕刻都伴有经文念诵。这个佛堂深藏着那份笃定的信仰和对生命灵魂的热爱。
卓玛和我们说:“奶奶去朝圣了,很久了还没回来,朝圣是不能带通讯工具的怕会干扰,我们都会支持她,但我只是想她。请你们看见路上朝圣的人,记得不要嫌弃他们脏,他们内心很纯净的,你们可以看见他们干净的眼睛。可以的话给他们点食物和水就好,他们会一路为你们祈福的。”
当卓玛看我们感动哭了,她赶忙安慰到:你们别哭呀,我是想我奶奶了才哭。你们不用一起想我奶奶嘛。
看着他们为了支持家人的信仰,只做一个支持者,那是多么深厚宽阔的爱。我们是否也能如此豁达地放下那份小情小爱,去全力支持尊重成就家人的心愿梦想呢。
也许我们最好的相遇,便是彼此生命成长的支持者。
卓玛带我们到,给我们准备了糌粑、青稞饼、藏红花茶……卓玛说,记得孝敬父母,回去记得好好陪伴他们。一些朴素无华的语言,反而深入了我们的心底,有了至深的链接。
带着心出去,带着魂回家。愿我们不是只会拍照打卡的游客。所有的行走,都有它的意义,给生活的灵感,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