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教科书式的人格健全并不存在。
我家是个大家族,爷爷那一脉发展下来的现在大大小小就一共有四十几口人,因为我的辈分稍微有点大,便成了好多孩子的姑姑…...我也就比最小的侄子侄女大七八岁,所以和她们还算玩的来。和她们的接触中我发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有些孩子的性格脾气什么的都相差甚大。
尤其比较父母在家和不在家的。在农村,父母陪伴孩子在家的,她们往往都乖巧懂事一些,做错事之后父母也会以合适的方法教导,自小便知常理常情;而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时常带有娇养一般,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所以爷爷奶奶格外疼爱孙子孙女,任其恶习恶语形成还说这只是孩子,别当真。
小孩子是应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爱,无论他们的苦闹和负面情绪,都应当给予积极的回应。但是“狼性”教育及"放肆"教育,我个人非常厌恶。
进可攻,退可守。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视。充足的关爱和和谐的家庭关系才容易让孩子阳光,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才能形成好的习惯和为人。
对于什么是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财富、社会地位固然是一部分,但是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应给孩子传递这样的心态:得不到的不要太过勉强,你实实在在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学习方面家长们对孩子更多的应该是物质和其精神鼓励,而非造压力让他们承受。简单地追求成功,是没有尽头的无底洞。只会让孩子们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