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作为抗清英雄,对抗清朝的首战即终战,就是扬州保卫战。那么史可法在生涯代表作中表现如何呢?蛮烂的。
对于〈左忠毅公逸事〉这样的文章真的有点犯难。文章的内容、背景都是彻头彻尾的大悲剧,传统的作法看到悲剧应该要配合煽情,最后鼓励大家效法左光斗、史可法忠君爱国的伟大情操。
然而时移事易,二公情操固然伟大,其所坚持的理念、也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不过又也许,正是因为台下都没有史可法的粉丝,我们才有机会自由的、轻松的,来聊聊这位过气的民族英雄,史可法。
诸君,左史本写起来!
话说史可法是个又黑、又矮、又丑,但眼中有光的孩子,他聪明又有理想,并且是那种每天熬夜的学霸,他自己说自己为了准备秀才考试,整个月只有七天能好好睡觉。坦白说想像起来还挺瘮人的,又黑又小,目光犀利但挂着黑眼圈,此时我脑中浮现的是海贼王里鬼人阿金的形象。
言归正传,到了19岁,他邂逅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辣个男人,左光斗。差不多就像课本写的那样,在大雪纷飞的夜里,一座古寺之中,44岁的左光斗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眼看上了这个神似鬼人阿金的少年(的文章),心中涌上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怜爱。
左光斗温柔的替他披上貂皮大衣,轻轻的为他关上门,临走前故作矜持的问僧人:「他叫什么名字?」僧人回答:「他叫阿金……不是,他叫史可法。」左光斗在心中把这名字念了无数遍,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也像课本写的一样,史可法在考试中获得左光斗赏识,考了第一名,然后被带回家见家人,并宣称这是自己事业的继承人。课本没写的是,此后史可法就被左光斗「包养」在家,日日相濡以沫,包吃包住、还有零用钱,每到左光斗休假,史可法就坐在床上等他(探讨国家大事)。
还有一次,史可法在家里偷穿左光斗上班的衣服,被左光斗看到,史可法一时大窘,左光斗笑说「我的衣服穿在你身上,还配不上你」。
这里要注意到两件事,第一件是左光斗的身分:此时刚刚发生过着名的「移宫案」,左光斗与东林党同志杨涟主导把新皇帝的后母赶出皇帝寝宫,这个后母就是童话里那种会虐待小孩的后母,因此杨、左二人颇有拥护新主之功,风头正盛,差不多就像刚刚胜选的执政党大员,正在走向事业巅峰。
第二件是本次考试只是考秀才,而非考进士,否则左光斗是无权决定谁考第一的。此时距离史可法真正考上进士当官还有7年的时间,到左光斗死时,史可法都还只是个秀才,严格来说只是一介屁民。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是你才刚考上高中,就有一个霸道总裁看你骨骼精奇,预言你必定考上清北、到哈佛念研究所、最后成为特斯拉的CEO,于是决定要赞助你今后所有学费。可以想见史可法对左光斗的感念,不是简单的「知遇之恩」四字就能说尽,而是他近乎盲目的相信我的才华,甚至把我当作他一生的希望,我何德何能受此厚恩啊。
理解以上的背景,我们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后面的课文,为何史可法要冒死前去探视老师、为何左光斗那么焦虑史可法会惹祸上身、又为何史可法一生都怕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关于史可法早年与左光斗的关系,大约如此,有个小问题不得不说一下,就是史可法后来在湖北、安徽打击民变,当时左光斗的父母早就死了,是绝不可能「候太公太母起居」的。
脱党参选、与虎谋皮、佛系守城
说完浪漫故事,接下来谈点正事。史可法为官以后,究竟表现如何?同为抗清烈士的夏完淳说得精准:「清操有余,才变不足」。明末局势复杂,非我一篇短文所能备述,以下我们只谈史可法三项重大的失策:拥立失当、借虏平寇、失守扬州。
第一,拥立失当
话说1644年,李自成民变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标志明朝灭亡。但其实南方大片领地仍由明政府管辖,于是「南明」很快在南京建立起来,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来当皇帝?
按明代继承顺序,应由福王继位,但福王跟东林党有仇,他阿妈郑贵妃曾经是东林党的死敌。于是东林党人决定要立潞王,把福王骂得很难听,宣称潞王比较贤能(但其实没有)。
残酷二选一!此时掌大权的史可法要选择依法行政立福王、还是要跟着友党同志立潞王呢?我们的小天才史可法灵机一动,他决定立——桂王。他又找了个继承顺序稍近一点、又跟东林党没仇的桂王,以为可以通吃。
但是脱党参选,八成落选。桂王人不在南京附近,还没来得及立,前线军阀「四镇」已经把福王抬上龙座,而且把一封史可法讲福王坏话的信拿给福王看。这下可好,史可法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但没能讨好两方势力,还一下子得罪了新皇帝。
拥立错人是非常致命的,首先直接导致史可法失势,只能离开中央到前线督师,放着朝中党争内哄;其次这些军阀仗恃拥立之功,完全不听朝廷节制、也不服史可法的监督;最后还引来另一支军阀左良玉攻击南京中央。
南明史大家顾诚认为史可法的拥立失误,乃是南明灭亡的关键:「史可法的悲剧正是从这里展开,弘光一朝的毫无作为以至于土崩瓦解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第二,借虏平寇
新君既立,是不是大家就开始奋力抗清、收复失土了呢?并没有,南明朝廷在马士英、史可法的领导下,一直想着「借虏平寇」,即借清朝军队消灭民变。史可法等人认为,清朝击败李自成,那就是为我们明朝复仇啊。只要给个名份,就能跟他们手牵手一起扫除民变。
满清兵力有限,初期尚不能完全控制北方,李自成军败退之后河北南部、河南、山东等地都一度无人占领,尤其山东人民都挂上旗帜在等待南明「王师」。但史可法等不愿「刺激」满清,一直龟缩在南方,令满清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接管整个北方。
到了满清宣称南明政权非法,是「天有二日」的时候,史可法还回信给他们,说期待「两国誓通盟好」;南明派去的使节已被断然拒绝、扣留的时候,史可法还想派兵去配合他们攻击李自成的行动。史可法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联合主要敌人打击次要敌人」,导致南明贻误军机、斗志全无,不能不说是他战略眼光的浅薄。
第三,失守扬州
史可法作为抗清英雄,对抗清朝的首战即终战,就是扬州保卫战。那么史可法在生涯代表作中表现如何呢?蛮烂的。
史可法在决战前10天左右抵达扬州,但是他在这关键时刻采取「佛系守城」:不誓师、不巡城、不布署、不主动出击、不阻止将领投敌,事情交给部下自己决定,每天写遗书(他写了6封遗书),缘分到了,我自然会殉国。
部下说城西有一片树林遮蔽视线,恐怕敌人会从这里突袭,应该把树砍掉,他竟然说:「哈~那是以前首辅大人的坟墓,不要砍啦,不然这里我来守(你是郭靖吗你守个屁)」后来敌人果然从此处攻进城中。
到了敌人攻城那天,连城墙上的火炮都还没架好,守军的动线也没有安排妥当。于是「守城兵民互相拥挤」,扬州城一触即溃,一天就遭清军攻陷。
最终史可法自刎未遂,被清兵所擒,严词拒降,壮烈牺牲。掩卷喟然,感其「清操有余」、叹其「才变不足」而已。
最后,我想再分享的是,不是因为史可法有点雷,而是史可法的「星途」其实并非一路顺畅。
史可法在南明被当作英雄;清朝初立,为防止「反清复明」而查禁了一批他的故事;等清朝站稳脚跟,又把他当作「忠君爱国」的典范加以祭祀;民国,他成了「驱逐鞑虏」的先烈;新中国,他又一度因「镇压农民起义」而被当作封建遗毒。数度起落。
回到眼下,那么,猜猜看,史可法为何会过气、是否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