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张图,上面有句话,是这样讲的:“至于一些人说的,养儿防老,更搞笑,咱们都是当孩子的,到底能不能给父母防老,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读完整篇内容,你会发现,作者的本意是在否定养儿防老这个行为。
看到这些,我只觉得,写这段话的人,是没有真的懂,养儿防老为什么会成为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
因为在中国老百姓眼中,子女代表的是希望,是自己艰苦奋斗、甚至是忍辱负重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自己的保障,好让自己有机会安享晚年。
养儿防老,这个事情,可以用保险进行类比。
保险有保护作用,但作用不是无限的,养儿防老也是如此。
养了一个好儿子,关键时刻能给予我们一些援助,帮我们度过人生中的一些坎儿。
养了败家子,不仅无益,还损害自己,就像保险交到一半,财务出现状况导致退保一样,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有不少的损失。也可以理解为买的保险正好不保障已经发生的风险,“白买了”。但是,我们不能说保险无用。
我也是希望用这个类比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将保险视为另一个“儿子”,从年轻时期开始建立保险金、确保财务安全,未来在需要的时候,保险会像子女一样,为我们提供财务支持,也算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持久的抚慰和安慰。
保险是雪中送炭,至于这个“炭”是否足够帮你度过寒冬,不仅是取决于“炭”的充裕,也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是否有打火机点燃炭,是否有其他的变故等。
所以,保险是一个更加可靠和明智的选择,但我们也要明确,保险作用不是无限的,你该存的钱还是要存,该关注的健康还是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