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

老婆最近迷上了化妆,经常看到她在研究各种化妆技术,怡然自得,晚上吃饭时和我分享她最近的心得,她说其实化妆技术的精髓就在几个字“少即是多”,说你最近不是在写文章嘛,今天给你布置一道命题作文,就以少即是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吧。

正好我在想今天写什么好,那就以这个题来简单说一说吧。

少即是多,按百度百科的说法,最早来自于建筑领域。

少即是多由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Less is more。”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少即是多,是一种刻意为之遵循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尽可能做到极致的精简,从而留出更多的流动空间。当然到了今天,少即是多已经不仅局限于建筑领域,它已经作为了一种设计理念,蔓延到了各个领域。

哪里少即是多是对的?
首先我想到了互联网产品领域,经常能听到要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精简,不能提供任何多余的功能来干扰用户。
再有体育领域,我们说到乔丹的篮球动作,没有一丝的多余动作,非常简单高效。
还有音乐领域,好的歌手,例如陈奕迅,对歌曲的处理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炫技,有的只是稳定而绵长的轻轻吟唱,听起来很好听很好唱,唱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那少即是多就一定是对的吗?也不全是。
比如你对一名在乞讨的乞丐说,少即是多,少吃点吧,那一定会遭致乞丐的白眼。
又比如在教育上,你对孩子说,少即是多,少学点东西吧,那也会被孩子他妈一顿胖揍。
再比如你对老婆说,少买点衣服化妆品,少即是多,几套穿着就好,那你自求多福吧。

所以少即是多,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理念,在已经过度泛滥的地方,它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在比较缺失的领域,它并不是一个好的原则,在缺失的领域,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先尽一可能丰富起来。

就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没有人会说少一点物质,在互联网早期,还没有什么产品的时候,没有人会说追求极致体验,少做点功能,在你还是年少儿童,每天年少不知愁滋味时,也没有人会对你说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事,前段时间,老婆和我说,家里的东西太多了,要断舍离,应该学jobs一样,尽可能地扔掉很多东西,保持简洁的生活状态。

我突然想起我读书时看过的一篇采访,采访的是台湾明星明道,他说我现在家里面,就什么都没有,除了床,就只有一个衣架,专门放衣服的,这样我能保持一个非常简洁从容的生活状态。毕业后的还效仿过,也学着在出租屋内什么都不放,只放一张床,一个桌子,过着类似苦行僧的生活。

回过神来,我和老婆说,对的,断舍离确实很好,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断舍离,而是至少两套房子,一套来过我们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生活,而另一套,就专门来过我们的断舍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由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来的。这一理念不仅可以应用在建筑设计...
    张呦呦阅读 3,880评论 0 2
  •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是由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他主张简约、简单,注重细节的装修设...
    我是叶翕阅读 2,271评论 1 2
  • Less is more.——著名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少即是多”,这里的“少”不是寡淡...
    丹顶鹤的丹阅读 3,251评论 0 2
  • 一 少既是多(less is more)。 "Less is more"出自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这本是他对建...
    白马少年说阅读 4,531评论 7 12
  • 少即是多,是源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说过的一句话 “Less is more”。这是...
    super欣颖阅读 3,379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