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复盘了本尼迪克特.凯里著作的《如何学习》这本书第二部分第4节: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本尼迪克特是《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是纽约时报收获读者邮件最多的记者之一。他的这本书也是被何帆老师推荐的精读书。这本书让我知道学习也是要去学习的,正如笑来老师说过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成绩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而是最会学习的学生。这一章告诉我学习要分散式的学习效果更好,不仅体现在碎片化时间上,更体现在学习的时间间隔效应。
R:
I:
1982年,一位名叫彼得.沃兹尼亚克的19岁波兰大学生和巴利克一家四口,几乎同时开始试验。沃兹尼亚克用自己的体验计算出了最少复习次数。而巴利克一家呢计算出了最大复习间隔。
1.最少复习次数:
沃兹尼亚克搜集了需要背诵的 3 000 个英文单词、 1 400 条英文的科学资料作为数据库, 然后将其平均分成三 个大 组,每一组按照不同的时间进度来学习,试着不同的间隔来复习,二天、四天、一星期、两星期。然后他发现一些规律,第一次学习过后, 一个新单词能记住一两天; 如果第二天复习一次, 那这个新单词能再记一星期; 如果一星时间到了再复习第三 遍, 那这个词能记住将近一个月。他反复调整最后终于把这套体系汇编成一套完整的电脑软件叫做supermemo,用沃兹尼亚克算法规则指导用户学习,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卡和一套日历计划表。系统会自动跟踪记录,并根据“间隔效应”按时重现。也就是每个单词会在用户遗忘的时候自动跳出来,提示用户复习。
金句:最少复习次数: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 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 他发现的最佳复习间隔是: 第一次学过之后, 一 两天之内复习 一次, 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 过一 个月再复习。 之后, 复习间隔可拉得更长。
2.最大复习间隔:
艾宾浩斯曲线是一个很出名的记忆周期曲线。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发现间隔效应威力的人。但此后他的研究成果一直束之高阁,其实就是没有人能用,他研究的实验都是一些和现实生活没有联系的音节,也就是自创的一些音节来记忆。因此也无人能够继承他的研究并有所进展,这种沉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这个问题。巴利克决定摆脱他的影响,最后选定妻子和女儿做这个实验。
经过 了 5 年的历程, 巴利克一家把最高得分给了以最大间隔来学习、 总持续时间也最长的那一份词汇表: 每两个月一次、 总共26 次。 那份词汇表的最后考核得分是 76; 与其相比, 每两个星期一次、 总共也是学习 26 次的那份词汇表的最后考核得分是 56。
金句:学习的科学 “时间跨度越大, 你忘掉的词也就越多, 但是你也能因此发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 从而加以纠正,” 巴利克说,“ 你会发现那些 媒介, 也就是你学习时用的提示、联想、线索 等,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 如果是没什么效果的东西, 你自然会找出新的来取代。”
AI1:我的学生时代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因为不太会学习,掌握不了学习方法,也从来没有重视研究过学习方法。所以总是假装学习,就是看起来很用功,其实效率很低下。自从女儿上学以来,我发现学习也是要学习的。在考职称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注意这些问题,也慢慢解开了为什么以前付出那么多,总是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其实是很明显的,就是没有专注,没有真正学一分钟就专注一分钟,也没有研究过学习方法,更没有想过明确具体的小目标来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只是追着网校的进程,没有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主。另外还从这本书里发现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先考试后学习比先学习后考试效果好。
AI2:我想通过自己学习考试的经历来验证刻意练习的效果,或者发明一种自己的方法,能够切实可行,从而能够给她做出直接的榜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坚持,才有接下来的可能,也才有学习效果的期待。
愿你生命灿烂如花!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