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一读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有感
第一部分:偶翻以前读书笔记,下面这三段话与本书观点发生强连接
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1、 回想。
阅读图书常常不会一口气读完,第二次拿起书时,至少用15分钟回想上次阅读的内容,不要翻看。实在想不起来再翻看。
2、 做笔记
在空白处多写多画,随笔、符号、涂色、书签、便签、折页,甚至拆书都可以。
3、 读后感和PPT。
坚持写读后感可以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做PPT可以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如此坚持,阅读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
4、 思想超越
阅读,与思想有关。比拟作者、试图凌驾于作者之上思考问题,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如何阅读一本商业图书
阅读原则1 二八原则
对商业图书来说,80%的精华价值可能仅占20%的页码。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时间的分配。
阅读原则2 集中优势精力原则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集中突破20%的精华内容。也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攻克一个主题的阅读。
阅读原则3 递进原则
高效率的阅读并不一定要按照页码顺序展开,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再从兴趣点扩展到其他部分。阅读商业图书切忌贪多,从一个小主题开始,先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了解文字风格、观点阐述以及案例描述的方法,目的在于对方法的掌握,这才是最重要的。
阅读原则4 好为人师原则
在朋友圈中主导、控制话题,引导话题向自己设计的方向去发展,可以让读书收获更加扎实、实用、有效。
学习模式:一种是输入、练习、内化、输出;另一种是:理解范式、应用范式、识别范式、输出范式。
第二部分,对我影响最大的学术观点
1、思维的两个模式——专注和发散
专注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对象上,这能让我们关注到知识细节,将一知识点储存在我们脑海中,是学习的基本功。专注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利用已经建立好的心智工具集和知识结构。打个比方,我们的注意力是灯塔,在专注模式中,我们把灯光都集中打在一个位置,这样我们对那个位置看得非常清楚,但看到的区域则有限。
发散就是思维放松的时候,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在发散模式下,大脑激活的区域则更多,但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少。在发散模式下,灯光并没有全部聚在一起,而是投向了更广的区域,这样我们看得到的区域会更广,但并不能看得那么清楚。 这更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在发散模式下,更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事物,因为参与活动的大脑区域更多,能更好地形成关于新概念的直观印象。
过分地努力工作意味着自己的思维长时间处在专注模式,处在发散模式的时间不够,产生新想法的可能性更小。并且处在发散模式下,大脑会默默地对最近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让新的知识和概念能够在大脑扎下根。
我们往往强调学习需要专注而忽视了发散对于学习的作用。
要从专注模式切换当工作没有进展,思维开始变得迟钝和混乱,或是情绪上感到愤怒或失意,这些都是应该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酸模式的信号。前者表明思维的列车已经停下来了,既然停下来了,埋头继续苦干其实很难让其启动;后者会让大脑和学习相关的一些区域暂时发挥不出作用。
2. 组块是一些相关概念和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方法的集合。
如何形成组块
1. 专注地学习这些概念。这样相应的神经连接才会得到加强;理解基本概念。这才能弄懂概念之间的联系,让相应的神经形成合适的连接;获得背景知识,知道何时应该用这些概念。
3、通过重复把在工作记忆中的概念转移到长期记忆中,当然对工作记忆中的概念打包成组块是将其放入长期记忆中的最好办法。
4、复习的最好方式是“回想”而不是反反复复地阅读相同的内容。因为通过回想,我们能够确保自己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回想的过程也是形成组块的过程。读完一个章节的书,可以回想一下这个章节的内容,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确保自己掌握了知识。
5、由难入易。拿到试卷,先看浏览一遍,从最难的问题入手。如果不能迅速解决问题,就放一放,继续做简单题。这样利用了潜意识还在继续思考难题。
6、解题方法要混合使用在不同的题型上,这么做会让你同时知道如何以及何时用一个解题方法。
第三部分,急需推荐给我的学生内容
十个好的学习法则
1.运用联想
读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回想主要观点。少做标记,没记住之前不要画重点,要先回忆。在去教室的路上或不同于先前学习空间的室内,试着回忆要点。回忆的能力,即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标志之一。
2. 自我测试。
任何内容皆可测试。无论何时皆可测试。抽认卡片是你的良师益友。
3.对问题进行组块。
搭建组块的过程就是理解问题、练习解题方法的过程,有了组块才能在脑中瞬间闪现答案。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要将其重新排演一遍。确保在许久没接触这道题后,你还能解答出问题的每个步骤。把问题当成一首歌,在心里学着一遍遍地唱,这样让信息合成为一个流畅的组块,任何时候都能任你提取使用。
4.间隔开重复动作。
无论学哪门课,不要安排得太集中,要像运动员一样每天安排些练习量。你的大脑就像一块肌肉,它一次只能处理某学科上一定的练习量。
5.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做任何练习的期间不要只用一种解题技巧,否则一段时间过后,你只是在模仿自己之前解题的老路子。解题方法要混合使用在不同的题型上。这么做会让你同时知道如何以及何时用一个解题方法。(书本一般都不会以这样的方式编写,所以你需要靠自己去这么做。)每一门作业和考试之后,要回顾错题,确保理解自己的犯错原因,之后重新解答一遍。想要最高效地学习,就在抽认卡片的一面用手写(别用键盘打字)下问题,再在另一面写下答案。(用手书写比起打字时构建的神经结构更坚实。)如果你想把它上传到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里,你也许会把卡片拍下来。你可以用不同的题型随机测试自己。另一个测试自己的方法,是随机翻开书本挑一个问题,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很久没碰这道题之后还能给出解答。
6.注意休息。
有一种常见现象,是学数学或科学时,你会难以解答或理解一些初次遇到的问题或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每天学一点,比集中在一天学会好很多。当你对一道数学或科学上的难题灰心丧气时,可以休息一下,这样你大脑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后台接着工作。
7.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无论何时遇到难懂概念的困扰,都要自己想一想,怎样解释才能让10岁小孩都明白这个概念?使用类比真的有用,比如电流就像水流。不要只想解释,要大声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凭着嘴上说手上写的功夫,你能把所学知识编译(将知识转换到神经记忆结构中)到更深的记忆中。
8.专注。
关掉手机和电脑上所有会干扰你的提示音和闹铃,并在计时器上设定25分钟。你要在25分钟之内集中注意力,并尽可能勤奋工作。计时器的时间一到,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有趣的奖励。一天中安排几个这样的工作期间,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你的学习进度。试着规定学习时间和地点,不要瞄电脑和手机,让学习变得自然而然。
9.困难的事情最先做。
最清醒的时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难的事情。
10.心理对照。
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在你的工作区域贴一张图或几句话来提醒自己的梦想。如果觉得自己缺乏动力了,就看看它们。
十个坏的学习法则
你要避免这些方法,因为它们会浪费你的时间,甚至还会让你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
1.被动重复阅读。
很被动地坐着看书,目光再次扫过书页上看过的内容。除非你能闭卷回忆要点,证明读过的材料进入了你的大脑,否则重复阅读就是浪费时间。
2.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在文中标记重点,会让大脑以为自己已经记住了学习内容,但实际上你只是手上动动(大脑记没记就不一定了)。在书上各处适当标记是不为过的,有时它会帮你突出重点。但是,如果把它当成辅助记忆的工具,就要确保自己标记下的内容也记在脑子里了。
3.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这是学生学习时所犯的最糟糕的一个错误。你要做到的,是不看答案也能一步步解决问题。
4.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你会在田径运动会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开始猛练一番吗?你的大脑如同一块肌肉,它每次在一个科目上能够应付的练习量是有限的。
5.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如果练习中你只是坐在那解决相似的问题,你实际并没有在备考,而这就像一场盛大的篮球赛来临之际,你却只做控球这一种练习。
6.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和朋友核对解题方法,拿自己知道的问题相互提问,这会让学习更有趣,同时暴露你的思维缺陷,并让你的学习更深入。但是,如果任务还没完成,共同学习却成了闲谈打趣,你可就在浪费时间了,这时就该换个学习小组了。
7.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还不会游泳的时候你会轻易跳进泳池吗?教科书就是你的游泳教练,它会指引你通向答案。如果嫌麻烦而疏于读书,你不仅会犯错,还会浪费时间。在你开始读书之前,快速浏览一遍章节和板块内容,能让你对它有个大致的概念。
8.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教授会习惯性地为那些充满困惑的学生指点迷津——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让我们担心的是不来提问的学生。希望你别成为其中之一。
9.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得足够深入。
每次受到即时短信或谈话的影响,你能在学习上投入的脑力都会变得更少。每一次被打断注意力,小小的神经都会被再次连根拔起,无法在脑中扎根生长。
10.睡眠不足。
睡眠中,你的大脑会将解题技巧拼凑在一起,同时它也会对你睡前习得的任何内容进行反复练习。长时间的疲劳会让毒素在脑中堆积,毒素会破坏神经连接,让你无法用它们快速有效地思考。如果考前没睡好,就算之前做过怎样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建议双十条可以一正一反对比阅读,也可以以此为量表,检测自己优势与势,再思考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