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集中还是平衡?

长期招募会员,首次开通送一个月免费会员,点此链接即可开通

西班牙有句谚语说: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然而,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却说:

“机会来临时,要下重注。”

这两句看似矛盾的投资格言,恰恰揭示了投资的核心矛盾----如何在分散风险与集中机会之间找到平衡?

高塔姆.拜德总结道:

过度分散投资往往会导致业绩平庸,因为在某一时点,分散投资的好处开始减少。

伟大的想法是罕见的,所以要集中注意力,集中在你最好的想法上。

避免过度分散投资,因为风险在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避免像巴菲特和芒格那样极度集中,除非你有很强的专业知识。

相反,要进行充分分散投资,并在风险敞口方面构建一个集中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制定一个合理的流程,并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所以说,成功的投资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分散与集中的动态平衡艺术——用分散抵御无知,用集中放大认知。


1.过度分散=平庸收益?6-8只股票才是最佳配置

菲利普·费雪说:

“过度分散是无知的保护伞。”

盲目分散投资可能只是掩盖认知不足,而非真正降低风险。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曾以高度分散化著称,投资涵盖股票、债券、私募、房地产等众多资产类别。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其“分散化”组合仍遭受重创。

单纯增加资产数量未必降低风险,关键要看资产间的相关性。  真正的分散不是资产类别的数量,而是风险因子的独立性。

当所有资产对同一风险敏感时,100只=1只。

耶鲁基金的股票、私募、房地产看似不同资产,实则都深度绑定"经济增速"这一单一因子。就如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最后却发现所有篮子都在同一辆卡车上。

耶鲁基金现任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在2008年后彻底调整策略:

1. 降低流动性差的私募股权比例;

2. 增加绝对收益策略(市场中性);

3. 引入大宗商品对冲通胀。

结果:耶鲁基金在2010-2020年年化回报达10.9%,波动率降低40%。

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说:

"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而是你没想到的风险。"

价值投资者梅森·霍金斯实验发现:持有14只不同行业的股票,非系统性风险已降低90%以上。继续增加持仓数量,风险分散的边际效益急剧下降。 

实验结果表明:6-8只优质股票已足够分散风险,再多只是“稀释收益”。

分散投资的本质是“用广度换深度”——当你的研究足够深入时,过度分散反而会拖累回报。正如凯恩斯所说:

“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相信,正确的投资方式是将大笔资金投入你真正了解并信任的企业。”

给普通投资者3条建议:

1.穿透资产表象看本质:买REITS和买万科股票,本质都是押注房地产。

2. 配置"危机反脆弱"资产:至少持有10%黄金/国债/保险类股票。

3. 定期做压力测试:问自己:"如果2008年重演,我的组合会怎样?"

记住:分散投资不是简单的"多买几种东西",而是要确保你的资产在暴风雨来临时,不会全部沉向同一个方向。


2.敢重仓才能赚大钱:从巴菲特到阿克曼的集中投资法则

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等投资大师推崇集中投资,但强调必须基于“能力圈”内的精准判断。

巴菲特说:

“我们的策略是集中持股。我们只持有少数几家我们真正理解的公司。”

芒格也说:

“投资的关键不是分散,而是确定性。如果你有极高的把握,就应该重仓。”

集中投资于少数深入研究的高质量企业,可能显著跑赢市场,但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投资者具备深度研究能力,对所投企业有充分信心;二是组合需控制单一风险敞口,避免过度依赖个别标的。

1988年,巴菲特在深入研究后,认为可口可乐具备三大不可复制的优势:

1.长期护城河:全球消费者"口渴时第一个想到的品牌";

2.稳定现金流:轻资产模式下30%+的ROIC(资本回报率);

3.全球化增长潜力:当时人均饮用量在海外市场不足美国1/10。

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斥资 10.2亿美元买入可口可乐股票,占其投资组合的 20%-25%。

芒格曾说:

"当世界给你机会时,聪明的做法是下重注"。

1988年可口可乐市盈率15倍,自由现金流收益率6%。巴菲特的买入价对应企业价值约150亿美元,而当年净利润仅10亿。

然而,到2023年,这笔投资35年累计分红超过原始投资额的10倍,每1万美元初始投资,2023年价值超60万美元。这笔投资增值至少超250亿美元,年化收益率约 10%+(不含股息),

所以,芒格说:

“伯克希尔的成功,本质上是在少数几个好主意上押重注,然后坐着不动。”

集中投资不仅是“买入并持有”,也包括高确信度的做空或对冲策略。但前提是:投资者必须比市场认知更深,否则可能因误判而巨亏。

2007年,比尔·阿克曼深入研究次贷危机,发现债券保险公司MBIA(AAA评级)风险极高。

他集中资金做空MBIA,甚至公开质疑其财务模型。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MBIA股价暴跌90%+,而阿克曼的基金 Pershing Square单笔交易盈利超10亿美元。 

如索罗斯所说:

  “重要的不是你对了多少次,而是你对的时候赚了多少。”

集中投资的核心,在于高胜率机会出现时,敢于下重注。


3.凯利公式+对冲策略:如何在波动中守住收益?

1994年,芒格在一场名为“关于基本、普世智慧在投资管理和商业中的应用”的演讲中说:

天赋异禀的人不可能一直无所不知。只有努力拼搏的人才会偶尔发现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在世界各地搜寻,寻找定价错误的赌注。当

世界给了他们这个机会时,聪明的人会下重注。有机会的时候他们会押上大赌注。而在其他情况下,他们不会。就这么简单。

投资者如何确定个人下注的最佳规模呢?高塔姆.拜德说,凯利公式给了我们答案。

凯利公式由约翰·拉里·凯利提出,并由爱德华·索普的实际应用成功推广,它是用于确定给定的一组概率和收益的最佳赌注大小的公式。

F = PW -[PL /($W / $L)]

其中:

F为凯利公式中下注的资金比例;

PW为赢得赌注的概率;

PL为输掉赌注的概率;

$W为如果获胜,赢得的美元;

$L为如果赌输,损失的美元。

如果一个人非常精确地知道给定赌注的赔率和收益,凯利公式的赌注规模将使长期资金最大化。

由于人们无法获得准确的赔率,并且,当应用凯利公式时,长期指的是基于事件的数量,而不是一个时间长度。

所以,凯利公式应用于现实世界投资时存在实际困难,但该公式背后的基本逻辑非常有利于思考是否在特定情况下建仓,以及如果要建仓,应在该仓位中投资多大比例的资金。

也就是说,凯利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量化下注比例,但需警惕“黑天鹅”事件,我们可以通过仓位管理和“安睡点”原则平衡收益与心理舒适度。

霍华德·马克斯说:

“ 投资的艺术,是在风险与回报之间找到平衡。”

成功的投资不是极端分散或集中,而是根据市场环境、认知深度和风险承受力动态调整仓位。

马克斯的橡树资本以“逆向投资”著称,擅长在危机中买入高折价资产。

通常持有 10-20只核心资产,但每笔投资都经过严格的风险测算。 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橡树资本增持高评级债券,同时做空部分房地产抵押证券。

结果2008年危机期间,橡树资本的回报率跑赢市场30%+。 

事实证明,“集中+对冲”比单纯分散更抗风险。即动态平衡的本质是“集中押注认知,分散应对无知”。

正如雷·达里奥的忠告,

“不要把所有赌注押在一个方向上,除非你确定自己是对的——但即使如此,也要留有余地。”


4.

查理·芒格说:

“如果你有50个想法,那等于一个都没有。”

真正的投资大师,既不会过度分散导致平庸,也不会极端集中走向毁灭,而是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方法管理仓位与风险。

因为超额收益来自高确信度下的重仓,而非平庸的广撒网。

记住,分散以生存,集中以取胜,动态平衡以长久。

你的持仓是集中还是分散?评论区聊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