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后,顺便打开网页,一则消息映入眼帘:初三女生因家人不让玩手机 从19楼跳下身亡。
我心中一凛,初三的女生,正和我女儿一样大,什么原因让她如此的决绝!
怀着颤抖的心看下去:……姑娘坠楼与家人的争执有关。当时,姑娘被家人发现正在使用手机,家人提出反对意见,双方随即发生了一些争执。在争执发生后不久,亲戚接到了姑娘家的电话:“家里出事了……”据警方调查,初步排除他杀可能,系自杀。
又是一起家庭教育的惨剧!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刚入初三,就在昨天晚上,她找我背诵几首诗后,主动给我说,她们再过一星期,就要进行模考了。
我清楚记得当时心中突然一股暖流:女儿开始主动和我说她学习的事了。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近6个月了,我从开始审视自我,尝试改变,到自我学习、进步,这180天的时间,我努力从思想,从行动上改变、提升自己,现在终于有了回报。
印象中,我女儿是个思想长不大的孩子。她爱看动画片,除非因为学习没机会看,一有机会,她看的电视肯定是“海绵宝宝”、“熊大熊二”之类,最多是“柯南”一类,略微烧脑的。每当她看这些电视剧的时候,我常逗趣她,说她是个“想长大的孩子”。她的道理就是“小就小呗,我愿意!”。听她这么说,我心里还暗自庆幸:这也好,孩子思想单纯,不像那些早熟的同学,倒省得担心早恋的发生!
然而,就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她的兴趣来了180度大转弯,学习之余,她开始了看起了青春偶像剧,《欢乐颂》《我们相爱吧》等剧竟然成了她追的目标,下载的歌曲里竟然还有张震岳的《爱的初体验》。性格也开始变得叛逆起来,开始嫌她妈啰嗦,道理给她讲到底,可结果是让她怎么样,她偏不怎么样。回到家,写作业不再像以前开着门,而是常常把门关得死死的。
狼来了!
狼来的结果就是:妻子得了抑郁症(轻微),我的脾气也开始上升,在努力克制下,常常变得烦燥不安。
还好,我和妻子不约而同开始了“自我救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让孩子听自己的话了。我们都认识到:她有她的思想,她有她的世界。从一些心理书籍里,较深地理解了“同理心”,开始学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妻子也在网上参加了一个“育心”的群(虽然我不太认可那个群的方式),育子方法上也有了不小的改变。我俩达成共识:我们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她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非特殊情况下,不做过多干涉。
具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努力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1、父母适当示弱,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妻子身体不好,有4、5年的类风湿病史,现在还一直吃药,平时不用冷水。白天,我不在家,当需要从冰箱里拿东西时,妻子就让女儿帮忙;需要拖地时,她手腕疼为理由,让女儿拖地。一开始,她肯定不乐意,妻子就诉说自己的不舒服,于是女儿就去做了,做得次数多了,再叫她做类似家务时,就不需要再解释了。
2、尽量不催促孩子,自己的时间自己管理。
女儿对时间从小就没概念。上幼儿园时开始学钟表,到了初中,还是只看数字表。起床,上厕所,也是慢慢腾腾,6点20分的起床铃,常常要到6点35分以后,妈妈过去叫她,才恍惚间慢慢起床。这样,每次吃饭、上学,都是在催促下,她才行动,每次时间都挺紧张。但她并不觉得紧张。于是,我们给她说好,铃响了就起,自己掌握时间。喊她吃饭,也只叫一遍,不再等她来了再开饭。就这样,经过两、三次的迟到之后,她学会了自己掌握时间,安排事情时,也开始自己算“几时出发,路上用时,到达时间”了。
3、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目标,相信孩子能自觉纠正不良习惯。
初中的学习,学校不准学生使用手机,女儿班主任也多次强调。但我们考虑,现代社会的发展,完全让孩子远离手机也是不可能,不可取的。我和妻子经过慎重考虑后,没有完全限制她使用手机。只是告诉她手机的作用,可以用手机,但不能因为用手机影响学习。后来,偶然发现她在我们睡觉后,用手机让同学给她传作业答案。开始,我们也很生气,但冷静下来后,转念想:她为什么抄作业?是因为不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有意识到抄作业的危害,可能她只是不想挨老师的批评。
想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没有当时说破她抄作业的事情,而是与她进行了一次关于“学习目的、树立目标”的长谈。当时正是6月份中考时期,我们给她说了我俩上学、工作的经历,也从侧面说了抄作业的危害,让她自己意识到错误,进而从心底里找到了学习的意义,树立了初、高中学习的目标。
后来,她再没有抄过同学的作业,有不会的问题,也开始主动询问求解了。
4、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会跟随。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做到什么样,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在过去的4个月里,我和妻子都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进步方向。我拾起了放弃多年的英语,参加了静好书院的学习,内容涉及时间管理、人际沟通、哲学、国学等课程。妻子继续她的育心群,走出了焦虑和抑郁,并开始帮助别人。这一切,孩子也都看在眼里,主动安排着自己的学习。漫画、电视剧也很少看了,即使看了,也能自己控制时间。
改变的过程是漫长、煎熬的,虽然我们有时也看到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但也忍着,没有强制要求改变,而是引导她结合自己的目标,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合适。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们的成长过程。子女不是自己的复制品,而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初心,寻找更美好的自己。同时,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同理心与孩子进行沟通,在必要的时候,纠正、助力孩子一把,就足够了。
回到开头这个不幸的事件。我们无法得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仅仅是一次不让玩手机,孩子不至于一下子就到跳楼的地步。结果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社会的压力,落到家长们身上,如果父母们不能将青春期的叛逆疏导、缓解,不能以“同理心”与孩子和平共处,而是一味的管教,压制,最后必将会是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