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从电影《邪不压正》上映以来,
朋友圈、公众号都被彭于晏刷屏了,这个36岁的大男孩又一次收获了一大票迷妹迷弟。也又一次证明了自己。
超强的自控力和完美的颜值秒杀了一众“鲜肉”
说起彭于晏,我觉得他是一个幸运儿,
彭于晏的幸运不是与生俱来的那种,而是和他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
《翻滚吧,阿信!》这是一部关于体操、关于梦想的励志电影。
但是当时这个电影没人敢接,因为里面涉及太多的体操,导演也是在想这个电影可能要有一个专业的体操队员才能完成。
但是彭于晏接下这部电影之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去练体操。
每天睁开眼到晚上睡觉,除了吃饭的时间,都是在练体操。
等到这部电影拍完,彭于晏已经可以熟练的做出体操的六个动作了。
也是因为彭于晏的努力和高超的演技,拿到了第48届台湾电影的金马最佳男主角这个荣誉。
然而彭于晏不是间歇性努力,而是一直很努力。
拍《破风》的时候,每天骑行的公里数远超导演的要求,考下了场地专业赛车手。
拍《湄公河行动》的时候,学会了泰语,缅甸语两种语言,并且学会了射击。
拍《听说》的时候,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去学习手语,连手抽筋也不曾放弃。
如果说努力的人不一定幸运,但是,幸运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不断的努力才变的如此幸运。
因为你越努力,就越幸运。
彭于晏就是努力和幸运的代名词。
02
在看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的时候关注了章子怡老师,她对待任何人都持公正的态度,敢于大胆的说出好与不好。
如果说彭于晏每拍完一部戏就能get一个新技能,
那么看过章子怡拍的电影,你就会有另一种感受。
章子怡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因为体弱被母亲送去学舞蹈。
用她的老师潘志涛的话说,就是身体柔韧度不够,协调性也欠佳。
但是年幼的章子怡一直在默默的努力,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甚至更多。
这股韧劲和努力也为她以后的武打电影立下了夯实的基础。
1998年的时候章子怡被导演张艺谋选中,出演了《我的父亲母亲》也由此,一炮走红,正式踏入演艺圈。
但是拍电影的过程是艰辛的。
在演艺的道路上,她也没有特别出彩,只是很努力的做功课,去学习。
据说拍招娣看见初恋时的惊喜和害羞那条,足足拍了27次。
而且这部电影有很多奔跑的戏份,都是她自己一步一步跑出来,方法虽然笨拙,却也最近人心。
在夺得百花影后的同时,电影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拿到了银熊奖。
大概是努力的人都有的共性,只要开始,就没有认输。
在戛纳电影节,众多明星云集,面对外媒的采访英文也游刃有余。
但是章子怡那时候英文比较差,在记者采访时只说了几个单词便没了下文。
为此章子怡努力学习英文,当时还交了一个外国的男朋友,在谈情说爱时英语也是飞速提高。
在后来的外媒采访中,讲英文这方面没有出现过之前尴尬的情况。
在拍《艺伎回忆录》的时候,章子怡还留出档期来钻研剧本,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更是下了很多功夫。
03
如果彭于晏不够努力就不会有现在的男主角。
如果章子怡没有那么努力就不会有现在的国际章。
其实努力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后退,
可能现在的你非常努力也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你的荣耀,还在路上,再加把劲就会成功。
相信自己,每一个无助到崩溃的夜晚,都是黎明前的黑暗。
给正在努力的自己加油,毕竟,越努力,就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