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经悟禅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或是初学,或是书法小有成绩,在写经堂,心先归零,才能开阔到包容一切。有营员画佛画多年,但是到了瓶颈期,很难突破,来印法师建议先把画放一放,好好写经,对于以后画画很有帮助。七日的写经禅结束后,文海营员如是说道:“师父的写经禅使我们可以体悟到绘画内在的心法。以前过于追求表面的浮华,总希求能画的逼真,有潇洒的笔触,丰富鲜丽的色彩。这种画其实是不耐看的,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师父要我慢下来、再慢下来!一笔一划的慢慢写!当我慢下来后才突然发现,以前我只是建起了一座空中楼阁,忽略了基础的构建。”
虽说写经不是书法,但是写经也需要用到书法的技巧,来印法师逐一指导营员作品时,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开示:“不懂提按,就不懂书法。沉住气,把心放在笔尖上……执笔要放松,书写有弹性。”人生亦然。起起伏伏,屈屈伸伸,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处世的大智慧。
写经不仅是佛法经典的行法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文字的传承。
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纵然不会念它,只要看到它的形状,看到它的写法,就能体会到里头的意思,这是在外国文字里面没有的。通过书写,可以发现文字之美,唤醒沉睡文字之生命。通过书写佛教经典,不仅可以深入经藏,同时在一笔一划之间对心性的观照无疑是最好的修身养性的途径。
这次写经禅,在来印法师的指导下,开启了孩子们发现汉字之美的慧眼。我家孩子由于是在非体制内小学上学,学校崇尚自然教育,对文化课的教育更加缓慢些,加之孩子对画画有一些天赋,我对孩子的识字也没有特别在意。在刚开始书写心经的时候,孩子几乎是依葫芦画瓢,对很多字都不认识,还急哭了。在来印法师的慈悲教导之下,从打格子到研墨写字,每天书写四个小时,孩子不但没有拒绝,反抗,逃避,晚间还和我说:“在这里写经像度假一样舒服。”通过这次的写经禅,我认识到,对每个孩子来说,汉字的学习都是一个硬性任务,肯定是要完成的,这是学习的必经阶段。同时我也会引领孩子去发现汉字之美。
七日写经禅,在这里遇见了生命的良师益友:菩提之路的引证人,心友,禅友。
相传赵孟頫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向明本换取“天目山茶”。赵孟頫为了得到明本的禅茶,就在“幻住庵”的松林树底下,占据一张石几,在上面铺上大张宣纸写字,运笔挥毫为高僧书写《心经》:“观自在菩萨,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然赵孟頫写心经,不光是为换茶,更重要的原因是皈依佛道,虔敬三宝。
来印法师嘱咐一期二期已结营营员:“写经成为日常,营员互为增上。”让写经成为日常,这不是易事,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并克服人深层次的惰性。时时保持觉观,了知无名的烦恼对生命能量的耗竭,方能得以坚持下去。如果写经营员之间能够互相增上助缘学习,写经之路会禅悦相随,心安自恰。
人生处处是修行,写经禅营斋饭可口,写经之余,顺道成为美食家。
孙苗,是来自山西太原的一位营员。喜欢美食,在当地开了一家餐馆。在写经禅期间,因为写经禅营员的特殊性,有孕妇,有三岁萌娃,有时会错过斋饭时间,孙苗大厨会为营员做可口的素食,来印法师品尝过素食后说:“这做饭也是写经,把写经的功夫用在做饭上,对食材的观照,对时间火候的关照,饭菜香甜啊。”当时我在一旁听了,未解其意,后来慢慢明白了法师的话别有一番禅意:写经是修行,做饭是修行,行住坐卧时时处处都是修行。
写经禅间不仅跟着斋堂的大师傅学会了做拉条子,臊子面,土豆泥……还跟着孙苗大厨学会了蜂蜜柚子茶,色香味俱全的素食……收获满满。处处留心皆是学,写经之余,顺道成为美食家。
七日写经禅,学会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包容。
写经禅期间,法师带领营员放生鸽子。庄严的放生仪式,让每个营员都心生敬畏,尤其是喜欢养宠物的孩子们,此时此刻更是学会了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占有。
法师慈悲为怀,第一次晚间小参为营员开示:“这次的写经禅因为是在过年期间,是很特殊的,很多营员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到雷音寺写经,有妈妈带着孩子们来,也有女儿带着父母来的。有三岁的孩子,有七十多岁的老人,我们都要全然的接纳……”孩子们虽然也会尽量的不去打扰到写经堂的营员,但是他们上下楼梯的声音,在走廊间嬉戏,没有任何营员表示出不满或者嫌弃,孩子们呈现出一种非常自在的状态。大孩子们会自己调整作息时间写经,更小的孩子会安静的给父母研墨……这颗写经种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自发性的,是有生命力的,是有活力的,是喜乐的。每每回想到此,总会赞叹写经导师是有大智慧的教育家。
……
写经禅是庄严清净的修行,也是有生命力的修行。七日写经禅,犹如在春天里为营员播下这颗心性种子,无论身在何处,当安住于书桌,致心笔尖,就会感受生命的这一束光,祥云围绕,诵经声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