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生在自然灾害三年后的1963年的端午节,半年后,母亲患病到外地治疗,作者被寄养在外祖父家里,10年后再次回到家里却因生活习惯相差距大无法入家随俗,家里的经济更显紧张,原有家庭秩序被打乱,更糟糕的是在外公外婆的宠爱与溺爱下,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任性地和弟弟发生争斗,父亲开始以殴打来制服,通常是一边声辩一边被欧打,从此之后,作者开始对抗这个家,对抗父母,家,对于他来说是地狱,家的外面永远是美丽的,离家越远,这种美丽越是动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敌对更加仇恨,从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王”沦为家里的出气筒,作者恨透了这个家,恨透了父母,考大学最大的动因就是要远远离开那个家,内心却依然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泄的途径!后来在寻找家庭教育的路上才理解到父母生活的年代所缺乏的家庭教育!
作者说:“我最终了解我的父母,但不等于整个社会都已理解,今天依然有很多这样的悲剧在重演”这可能就是作者拼尽全力去学习中、西方教育后写下这本书的缘由!
作者没有小题大作,接下来又一个真实的悲剧,一对众口称誉的父母对寄养返归的儿子无法建立亲子感情,毒打成了家庭作业,孩子在无法忍受之后偷了钱和粮想逃回爱他的奶奶家,途中被发现,父母没有反思却是一顿更狠的毒打,孩子彻底服了,对家彻底绝望,到社会上寻找野孩子,干些偷鸡摸狗的事,父母更加厌恶,工资由父母代领,得不到任何关心,积压在父母和孩子的怨恨都在接近极限,终于有一天,他趁父母不在家,喝下农药自杀,在医院被抢救过来之后,同样不胜折磨的父亲用手术刀切断了自己孩子的股动脉,事后其父跳楼自杀,一面喊着:“让我去死吧,……我对不起社会,我杀了他是为民除害……”,这个事情不是发生在作者身边,他是不会相信的……
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现象下面掩盖的本质并不常常与其一致,事实上相当多数的人生悲剧背后都有不正常的亲子关系,只不过人们没有注意!书中还有更多亲生后母现象的例子,在所有研究的深入,作者逐渐明白所有的不幸和悲剧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追溯到童年不良影响,寄养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