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开草
01
马伯庸要写一篇关于“宣武门”的专栏文章,需要上网检索,查阅资料。好了,查好了,网上的海量信息是那么的丰富跟便捷。搜索引擎可能也是这么想自己的,于是搜索引擎顾自地把所有跟“宣武门”相近的词,如“玄武门”,和相近的内容也一并给了马伯庸。
这无可厚非,反正这也算是引擎的分内事了。谁能百分百确定,你不是不小心打错了词,要的是这个“宣武门”而非那个“玄武门”呢?
引擎做得很好不是吗?
“既然如此,回顾一下‘玄武门之变’也不错,看看里面会不会有我没见过的新资料、新观点。”马伯庸这么想着,点了进去,开始阅读没什么特别的已知资料。但所用的配图却有了那么点意思,是马伯庸曾看过,却没什么印象的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
好了,电视剧的主题曲,熟悉的旋律让马伯庸闭眼欣赏了一会儿。虽然演唱者李丽芬的歌都耳熟能详,但这人的生平自己却一无所知,连性别都怀疑过。这不是太说不过去了吗?马伯庸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可不是个歌迷该有的姿态。
于是,马伯庸开始欣然点开李丽芬的生平。哇,多么丰富的履历!什么?李丽芬曾是台湾第一个尝试牙买加雷鬼曲风的女歌手?“牙买加雷鬼曲风”是什么?听着好酷的一个名字,去了解了解不是太棒了吗?
于是,马伯庸毫不犹豫地又去搜了“牙买加雷鬼曲风”。不是很懂那些专业的名词,那了解下代表人物也是很棒的嘛!那雷鬼的代表人物是谁呢?网络真是个好东西,马伯庸一下就搜到了雷鬼的代表人物Bob Marley,看得津津有味。
等一下,“他把牙买加总理曼利和他最大的政敌西加的手握在了一起……”这话说的好像曼利跟西加结了仇,那他们代表了什么不同的党见跟阶级?政治斗争到了什么地步?那还有什么著名的事件吗?
……
疑问越来越多,马伯庸又去找了一圈牙买加的历史。搜着搜着,吸引他的点又换成了西班牙人的传奇故事。还想去搜,还想去搜,这些都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都是不知道的事情啊!
等等,总有些地方不对劲。等等,马伯庸猛的一抬头,时间过了半天,马伯庸是要干什么来着?对,他是为什么搜资料来的!
哦哦哦,玄武门!不对,是宣武门!
什么!宣武门的专栏文章还一个字没动呢!
02
据马伯庸所写的“我的求知欲在半分钟内就得到了满足。”来看,他越搜越起劲,他在海量的信息里尝试到了瞬间的满足,知道了自己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多么有意思的网络世界啊,多么浩瀚的知识海洋啊!
人聊以自慰的话不少:
“我不断地搜,不是在浪费时间,也是在求知不是吗?”
“我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我为了无知在求知。”
但之后遇到的问题,关注的吸引点,都只是即兴、无方向的求知。海量的信息,易变的关注点,常让人搜着搜着,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什么而来。却在其中浑然不知,捡了四散的芝麻,丢了整个西瓜。
03
我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妈说热水很热了,我可以去洗了。那时我才刚写了个开头,我无视了那句无关紧要的话。
再过一会儿,我妈说要出去买东西,问我要不要一起出去。我说我文章没写完,不想出去,不能半途停掉,这很忌讳情绪的变化。
我妈让了步,说:
“无非是等你,你半小时可以好吗?”
我回答:“不知道。”
我第一次动摇,接着就问:“是去哪里?”
我妈再次让了步,说:
“只要不是太长,都可以等你。”
我开始第二次的动摇。
接着,我突然想起问自己,本来是想干什么?
写东西?不对!再往前推,是洗澡。那原本以为无关紧要的一句问话,才是我本来想做的事。
我本不在写东西,更不在“写”跟“出不出去”间纠结。我是在烧水等洗澡的间隙,无聊中才无意拿起了一本杂志,无意中翻开了马伯庸的这篇文章。
但我浑然不知地忘了。我忘了之余,为“出去与否”开始了第三次的动摇。
既定的半小时已经过了。
04
写前,我谨记作者的教训,忍住不去查“马伯庸”这个人。等我写完,我好奇去查“马伯庸”这个人的生平。看着看着,对作品《古董局中局》感了兴趣,我点了进去。
多知道点也是好的,我这样想。
再来,再多看一眼,这竟然拍过电视剧!这都谁演的,这不得看看?我又顺顺利利地点进了准备好的链接。哦,原来还没拍,演员什么的也都没透露。
什么?竟然还有电影?那电影是谁演的?
……
过后我庆幸,还好,我是写完才去查的。
05
常搜着搜着,在好奇心使然下,越走越远,关乎其他风马牛不相及的信息。
常在无聊间隙,想着刷手机消遣。但在刷着刷着,就过了大半天,恍惚地记不清本要干的是什么。
常走着走着,就忘了来去的方向。
在变动的因素中,迷失而不自知。
在海量的信息中,极快就自乱了步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