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这个词的人是来自纽约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博士罗宾·斯特恩,他同时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师。
煤气灯效应的构成要素
斯特恩认为,煤气灯现象的构成必须由双方共同积极参与,不只是一个人在主导地位,还要另一方的回应。
一方是操纵者,操纵者凡事都要坚持自己是对的,不断通过用各种方式质疑对方,让对方不自信,最终被他牵着鼻子走。
另一方是被操纵者,被操纵者总是让操纵者定义他的世界。容易把对方理想化,而且期待得到他的认同,他对自己的认知建立在对方对自己的看法。
什么才是煤气灯效应
斯特恩指出,“煤气灯效应”是一种精神虐待,总共分成三个阶段,不相信、辩解和压抑。
操纵者利用对方对感情末日的恐惧还有希望跟操纵者趋同的心理,有意无意地做一些让对方深陷其中的事,让对方逐渐失去自我。
一开始被操控者还会反驳对方对自己的否认,坚持自己的观点。
可是时间久了,被操纵者开始想着怎么去辩解,一旦自己想要尽力说服操纵者,去辩解时,就说明对方的话已经对自己造成影响了。
表面看是操纵者在伤害被操纵者,事实上这其中需要两个人都参与才能形成效应。
前面讲到一个生词,叫情感末日。
每个人对情感末日的定义有所不同,可能是害怕爱人离去,可能是害怕被老板炒鱿鱼,害怕失去亲人等等事情的恐惧,看这个人对这些事的定义。
被操纵者很容易被操纵者牵着鼻子走,把对方理想化,到最后,说夸张一些就是将对方神化,觉得对方说的话就是真理。
他需要操纵者不断给予他自我的价值,可以说他的价值观完全是认同操纵者的,完全失去自我。
如何不被操纵呢?
那么我们如何关掉煤气灯呢?方法还真挺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找寻自我。
第一种方法就是分清事情的真相,大胆地离开。
当觉得跟对方相处一直找不到自主权,总是很憋屈的时候就应该警惕起来了,这可能就是点煤气灯的开始。
第二种方法是观察对话中对方是不是一直在跟自己争夺主权。
如果是的话,选择主动退出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时候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很容易被带着走。
第三种方法就是识别,识别对方有没有在操纵你。
不要全盘否认,有时候一些人是在纠正缺点,要观察这些话是不是对自我成长有帮助,理性观察,局部采纳。
第四种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缺点。
对对方提出的评价和建议要客观分析,不因此而高傲也不自卑。
第五种方法就是不纠结。
勇敢地做自己,你就是你。
其实要想真正躲避被操控,我们内心必须足够强大,就像那句: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我们有时候太依赖对方给予自己的认同了,以至于自己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
当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就能更有底气应对点煤气灯的操纵者。
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发现操纵,及时止损,感知自我,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评判。
最后,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爱情里面,我们都需要避免被语言操纵,自己也不要无意间成为操纵者,让对方的关系都能相处自如和弹性。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