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让环保变成了一个“热词”。既然是“热词”,就会有冷下来的时候。环保是很好,可人们觉得还有更紧急更重要的东西,比方说:车子,房子和孩子。事实上,环境和每个人有关系,却又和每个人都没关系。拿我们每天共同呼吸的空气来说,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工地扬尘是灰霾的几大来源。可具体到每个普通市民,学生的行为,似乎又没有什么责任。这些好像和我关系都不大。环保,与大学生有什么关系?最多就是旧物回收改造,吃饭不剩饭菜吧。
以我服务的机构——拜客广州为例,拜客致力于推动广州成为单车友好的城市,让人们享受更优质的城市生活。且慢,单车怎么会和优质城市生活,怎么会和环保挂钩呢?要是我只坐公交和地铁,不骑车呢?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私家车占用约90%的道路,却只能运输40%的人
根据《201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12年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011年的6:4水平。这意味着全广州有6成人是靠公交汽车、地铁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剩下是私家车。在《广州市主城区交通容量分析报告》中发现,地面公交与社会车辆的资源占有比是12:88。现在是2015年,这个数据恐怕不会相差太远。
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支持不足,服务水平自然不高。小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兼具舒适性和私密性,市民想买车代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可广州的道路资源能够承载这么多人的购车需求吗?
停车占用空间大,广州已不能容纳再多的小汽车了
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尽管购买小汽车在今天并非难事,停车却成为问题。与其他国内外大城市一样,小汽车带来的诸多问题让城市管理者头疼。2015年,广州的中小客车保有量约200万辆,是香港的3倍多。可广州只有64.94万个营业性停车泊位,还有非经营性停车泊位,包括单位内部停车场,空地、城中村等。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马路边成为违规停车的场地。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自行车道被机动车蚕食,就连不少人行道也难逃厄运。力量的强弱代替规则成为马路的生存法则。如果我们留心观察思考,这也是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共汽车因此延误,乘坐体验变差,更多人不愿意搭乘。
在未来,大城市的人口越发增多,相应的道路资源越来越稀缺。在没有革命性的科技发展前提下——小汽车可以折叠或者放上天空中——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完善公共交通是唯一的出路,就像香港和东京。
自行车——Less is more 。
大城市的边界不断向外延伸,出行距离越来越长。住在番禺,到天河上班是不少人的选择。退一步来说,广州天气炎热,桥梁多,自行车能发挥些什么作用?她不昂贵,让人没面子;没有冷气,让人不舒服。相比现在的各种智能交通工具和共享理念,自行车可谓是落后。
这些长距离出行中突显出来的缺点,映出自行车车在短途出行的巨大优势:体积小,不占地方;出行灵活,随处可达。当自行车成为公共交通的接驳工具的时候,这些优势就变得很可观。试想一下,公共交通完善,而最后一公里有单车来接驳,还需要担心小汽车泛滥带来的问题吗?
在我看来,既是体积的less,又是出行范围的less,成就了城市交通的more。
骑行,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解之道。
在城市中生活,每天不外乎是走出铁盒子,钻进水泥盒子。骑行带给你不一样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迎着风,看看朝阳,踏着落叶。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花香鸟语固然美好,酷暑严寒也有其魅力。当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开始感悟和探讨事物与人的关系,而这些能把我们带往人与自然的和解之道。
因为当我们关心单车像关心粮食和蔬菜一样的时候,我们会去争取优质公共交通服务,慢慢地放弃对小汽车的迷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空气慢慢变好,道路更加安全,人们更愿意走在路上,骑在路上。
这些转变不是一部纪录片能够带给大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