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咬定目标就不愿意放手的人,这么说来,似乎我是一个很能坚持的人。其实不是,我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经常在变,甚至我父母每次来上海都说,每次见我,我都在搞一些新的花样。比如,我曾经有段时间每天打坐,接着我会在家里练习五禽戏,然后就是跑步,后来又去健身房撸铁训练肌肉,最近四年又是基本上每周都去训练巴西柔术。
我也有段时间天天拿着古文书去背,有段时间一篇文章每天背一百遍,背得口干舌燥,不分昼夜。还有段时间我会背佛经,同样背得天昏地暗,不分昼夜。我还下载了罗塞塔软件,分别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天八个小时学习法语,从软件的初级学到中级,最后开始攻关法语词汇,用了半年时间根据大循环法背了2万个法语单词。
我还学过日语,不过三个月后我就放弃,因为实在找不到适合我的方法,死记硬背让我全然没有学习的乐趣。一般来说,我是比较适应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的,就是一门心思,深入一门。头脑像是受虐一样,愣生生的在大脑练出一道记忆的鸿沟。可是对于日语,我放弃了,因为这种方法行不通,既然行不通,我也失去兴趣了。
我还很喜欢读书,各种题材类型的都有涉猎,唯一有些警惕的是小说,我觉得那些不真实,所以读的少。但是最近我有点改变,因为我自己也开始写大量虚构类题材的文章,我觉得对于训练我天马行空以及换位思考很有帮助。在自己营造的那些故事里,可以创造生命、感情和喜怒哀乐,起码这是一种创意,我比较喜欢。所以,如果是大家觉得好的小说,我还是愿意拿来看看的。我读过的小说,最喜欢看的应该是阿城写的,这个人我觉得太魔幻了,写得东西像是骨子里流出来的,完全没有创作的痕迹,像是一个一双眼睛看透人世,一只手写尽沧桑的作家,我读到他的文章时,他已经不再写了,我不知道这是悲哀还是幸运。不管怎么样,他那几篇小说,的确让我对文学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尤其是让我对魔幻现实的写法特别着迷,因为自愧不如所以愿意抬头仰视。
我经常会干一件事全心投入,然后有一天就突然放弃。看上去好像是三心二意,捡芝麻丢西瓜,干什么没有长性。但是如果这样认识我的话,那可能把我看得太浅薄了。前面的那些项目,或锻炼,或读书,虽然项目不同,种类迥异,但是他们的长期目标总是没有任何改变:锻炼身心,使其偏离一点舒适区。从这个目标看,那么我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没有偏离轨道,没有让自己失焦。我认为永远有提升自己的机会,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在做事上,我也是如此。也许我年轻的时候干了太多的工作,做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我一点都不留恋职业给予我的优越感,我特别感谢自己,懂得放弃,能有一种始终学着让自己归零的能力。不要小看这种能力,当你生活优渥,衣食无忧,甚至享受着在一个组织里高高在上的待遇,如果让自己归零,从头再来,那只有少数人能做到。而我不仅能做,而且还挺兴奋。有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有点阿甘的那种傻样:生活像一盒没打开的巧克力,永远会给你惊喜!我喜欢那种把自己放在一个重新来过的位置,让我有一种兴奋,有莫名求知的欲望。
我从小就想创业,但是特别奇怪,我没有那种特别大的野心,我只是想单纯的创业,觉得那样很酷,很有成就感。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开始创业。而且,一直坚持了将近二十年。既然我没有特别大的野心,所以我对事业可能跟马云、王健林以及任正非不一样,在事业和我的个人中间,我有一条界限,我不愿意过早的让这条界限模糊。所以这么多年,我还算守住了这条底线。不过,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我可能就不这样想,因为那时候能陪伴自己的,可能就是事业吧。
在我的经历中,有时候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有时候放弃只是选择了通向罗马不一样的道路,但是我人生中“罗马”这个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对我而言,这个“罗马”城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身心卓越,做一个能为社会奉献的人。我觉得,只有如此,在宇宙间活过一次才算有点意义,为了这个目标,我有一种别人不可企及的韧性。因为他,我对自己还是感到挺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