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说,“第一性原理” = “底层理论 ”。“第一性原理”,这个概念来自于物理学,却被广泛用在各个领域。
为什么“第一性原理”这么好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式本质上是演绎性思维,通过对不变的“1”进行推论演绎,得出纷繁复杂的“万”。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第一性原理”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其具备演绎性思维的3大优点:1、边界无限(可探索未知区域),2、结果可靠(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3、适用广泛(可应用于任何领域)。当然,“第一性原理”也具备演绎性思维的2大固有缺点:1、自身局限性(“道”有边界,并非万能),2、实际简化处理(推演耗能太多,常常简化理想化处理问题)。
即便“第一性原理”有其不足之处,但因其巨大的优势,也博得了高手们的青睐。越是高手,越爱用也越善于用“第一性原理”:
埃隆·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造无人驾驶汽车、可回收火箭、地下超级隧道。
巴菲特用“第一性原理”做长期的价值投资、风险管理。
理查德·费曼使用“第一性原理”解决光子磁效应、阴极射线、超流体等棘手的科学问题。
斯蒂夫·乔布斯用“第一性原理”设计和创造苹果公司的产品。
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当高手都在用各种“第一性原理”解决问题的时候,高手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假设破解了高手的“第一性原理”,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这个“第一性原理”,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走上我们的高手修行之路。
既然这是个有趣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花点时间好好研究一下。但是从哪里入手好呢?以终为始是个好思路。所有高手的起点都是小萌新,所有高手的终点都是高手,我们可以模拟一下高手的成长之路,这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从高手的成长之路里,我们能看到这样7个事实:
1、同一个阶层内的提升是连续非线性的迭代;
2、从新手到高手,是一个又一个的阶层跃迁;
3、阶层跃迁是一种质变,是非连续性的改变;
4、越往上走,阶层跃迁所需的能量越大,能量不足时会卡瓶颈;
5、高手中的高手想要继续探索,会踏入未知区域,不清楚跃迁的方向和所需的能量;
6、每增加一个维度的修炼,哪怕是高手,也要从新手村的新手开始新旅程;
7、高手新增维度开始新修炼时,因其具备成功经验,迁移跃迁效能会比普通人大。
搞清楚这7个事实,能帮我们理清高手的“第一性原理”都有哪几点:
1、能搞清楚方向时,一定要搞清楚方向再行动。实在搞不清楚方向,用演绎法推理试试。
2、每个行动都会消耗能量,一定不要浪费能量,同时要想办法给自己补给更多的能量。
3、关注自己已有的维度及每个维度的高度,同时想法办弄明白对手、伙伴、客户的情况。
4、至少把一个维度练到高手中的高手,再把此维度经验复制到其他维度中去。
将这4点纳入我们成长的检验清单,时刻洞察自己是否有违背,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心里有数,凡事不慌。
比如:“时间有限,我该提升什么技能?”—>参考第4点,先练你最有把握的那一个,练到高手中的高手。
比如:“为什么我坚持不了学习?”—>参考第2点,学习需要消耗自身能量,要想办法获取正反馈,给自己补充能量。
比如:“为什么我的沟通表达能力那么差?”—>参考第3点,先搞清楚沟通能力表达好的标准,定义清楚自己现在的阶段;参考第1点,确定自己的下一步努力方向;参考第2点,刻意练习沟通表达能力,不浪费能量同时给自己正反馈。
比如:“为什么我的工作效率很难提升?””—>参考第3点,搞清楚客户(老板)、对手(同事)、伙伴(小圈子)对于工作效率的定义,涉及哪些维度以及每个维度的高度,他们各自到了什么水平,我在什么水平;参考第1点,搞清楚我提升什么维度最快,确定方向;参考第2点,刻意练习此维度能力,给自己正反馈;参考第4点,聚焦、专注,将此维度能力练到精通。
说了那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持续做高手都会做的事,永远不做高手都不做的事。
最厉害的高手将人生看做是一场无限的游戏,永远在精进,永远在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