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带父母旅行看过来,我踩过的坑儿,希望你一样都不占》
历时1个月的提前准备,10/2-10/4终于完成了开封3天2晚自驾游之旅。
这次旅行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是我和老公的“特种兵式游玩+胡吃海塞之旅”,而是带着我的老爸老妈一起出行的“另类亲子之旅”。
说来惭愧,三十好几的人了,总算第一次完整意义上带父母去旅行了。
01 何谓“带父母旅行”?
联合国旅游组织对“旅行”的定义为:“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88.5公里)。
我自己对旅行的定义为:到常住地以外的省份或城市,至少在目的地住上1晚。
带父母旅行,就是我和老公或是任何一方,带着双方父母去家乡之外的省份城市,至少入住1晚的吃喝玩乐行游买。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庆期间,我和老公带着老爸老妈去开封游玩3天2晚,妥妥算是旅行啦!
02 美好期望vs现实落差
过去7年,在一次又一次的跟老公出行磨练下,我早已从旅行菜鸟华丽转身成为“旅行攻略达人”。无论是我俩的出行,还是公司部门团建,凡是我安排的行程,大家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极高。
所以,这一次带父母出行,我自然是胸有成竹、自信满满。期待着父母玩得开心、各方面都舒心;顺便跟老公显摆一下:我日益强大的组织策划能力。
想象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惨!
真的到了出行日,正赶上国庆小长假,正是大家都热衷出行的日子。景区人满为患、爸妈也小状况百出;最惨的是,饮食理念与就餐时间,跟父母强烈冲突。
爸妈需要到点按时吃饭,一日三餐很规律;我俩一般配合着景点游玩,可以延时吃饭,也没关系。爸妈习惯吃家常便饭,对于当地特色美食并不感冒;但作为好奇心强烈的我俩来说,肯定希望多多品尝物美价廉的特色美食,才不枉费来一趟。
最终,玩不到一起,爸妈先回民宿或是找地方休息,我俩继续游玩;吃不到一起,各自分开各吃各的。哎。。。一起旅行、一起吃喝玩乐的意义,瞬间荡然无存。呜呜呜
03 6个超实用避坑建议
鉴于第一次带父母旅行过于理想化,为了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特此梳理以下六点,引以为戒;同时,也为更多伙伴带去参考吧。
第一,错峰出行,体验感会更佳(出行时间)。
如果再想小长假出行,一定不能选择小长假期间游玩。不是担心花钱、堵车,更担心的人多,时间和金钱付出了,啥也玩不上,全打水漂了。
第二,一天最多安排1-2个景点(行程安排)。
父母就算再康健,也不像年轻人皮实。如果是大型景点,一天就玩一个;但如果是小型景点,上下午各一个。不要因游玩耽误一日三餐。
第三,特色餐馆备选3-5家(当地美食)。
一定不要再傻傻地擅自做主了。出行前,每日三餐,提前找好3-5家,让父母和爱人在群里投票,最终得票最高的饭店胜出。
第四,出行前进行充分需求调研(重中之中)。
千万别相信爸妈笑呵呵地告诉你:“怎么都行。一切听安排~跟着你们走就行。”现实会告诉你,这些都是爸妈随口说说。。。实地去了,却是啥啥都不行。
第五,各自降低出行预期会更好。
多人出行,跟子女或是父母两两出行,还是不太一样。彼此需要适应、磨合与体谅、包容。所以,在之前出行期望之上,降低30%-50%的预期,也许满意度会更高。
第六,身为女儿,要起到“粘合剂”作用。
不能一味听之任之,也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学着机智化解家庭出行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学着去做一个称职的“家庭CEO”。
最后,告诉自己:不要因为一次出行存在问题,今后就彻底分道扬镳各玩各的。
能陪伴父母的时光,与日剧减;还是创造机会,多带父母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山川湖泊、高原草甸;多带父母去看看大千世界的绚丽繁华、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再跟父母同行啦!一切会越来越顺、越来越好呀~
PS:最近,都在进行“事件复盘”,之前常规的日复盘,暂且放一放;因为,前者圆满完成后,对个人的成长迭代帮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