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学校推荐、资格审查等环节,名班主任评选终于进入了演讲答辩环节。
从接到通知到参加答辩,中间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偏偏要对新教育开放日的分享进行排练,准备时间又压缩为一个下午。其实很早就知道要演讲答辩的,也想过提前准备,却总以种种理由拖延,只好熬夜准备了。
昨天下午写出了一份介绍自己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理念的初稿,让翠民和李娜指导。翠民建议我语言更有文才一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评委印象会更深刻,还叮嘱我演讲时要有激情一一这一点,是我一直做不到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一瓶白开水,不管怎么用力摇晃,也不可能像可乐一样拧开瓶塞就冲出一股激流来。李娜建议我突出自己的特色,别人都说的自己不说,开头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设置一个矛盾冲突,在解决冲突的方法中蕴含自己的带班理念。
我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打电话向陈校长求救。陈校长一点一点地指导我哪里应该补充案例,哪里应该压缩语言,力求无一个废字。晚上回家,我又一直加班到11点多,才确定了演讲稿的内容,只是题目一直无法确定一一要想拟一个既有高度又新颖的题目,实在是太难了。
还是舍不得睡觉,我又用手机浏览历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的答辩案例,想像自己会如何回答,然后归为家校沟通、后进生转化、优生遇挫、班委矛盾、课堂冲突等几类,总结出每类的处理方法,才安心睡去。
今天早上,我5点起床开始背稿,并用手机录音,掌握时间。7点50,我到了英民小学,8点抽签,我居然是最后一个。还好,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我又将稿子背了几遍,将昨晚总结出的案例进行补充,归纳出共性的处理方法,比如矛盾冲突类,都是安抚情绪一弄清原因一真诚沟通一教给方法,后进生转化都是家校联手一降低要求一发现优点一同学帮助。
在焦急不安中,时针指向了11点55,我进入了备考试,抽题目,天啊,演讲的题目居然是指定的《我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而不是我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案例倒不难是叙述了张老师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事,说说学生管班的好处及如何培养班干部。
我一共有30分钟准备时间。这是我感觉中过得最快的30分钟。我先列了演讲稿的提纲,尽量将我事先准备的演讲内容往里套。案例分析的第2题简单,我做的班主任讲座中就有。第1题我犯了难一一学生管班的好处,除了培养能力,好像也想不起来什么了呀,只好硬着头皮写一些又大又空的话,比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能力、树立自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等。还没写完,30分钟到了,我该上台了。
走到赛室门口,才想起来忘了自己要答辩的是案例几,材料中的老师姓什么。幸好上一位选手还没有结束,我又跑回准备室去要回问题卡瞄了一眼,牢记是材料二,张老师。
演讲和答辩没分开,一共10分钟。演讲很流畅。答辩时,第二个问题刚说一半,工作人员就提示我只剩一分钟,后三点没展开,匆匆带过了。
结果出来后,很意外,居然是第一。朋友向我祝贺,我开玩笑地说因为我是最后,评委见到我很高兴,因为我一上台,他们马上可以吃午饭了。后来想想,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过渡语。本来准备的是先讲理念再讲业绩,到了等待室又说要先讲业绩再讲理念,我报完题目后这样开场:"我是20号,一个有着17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我付出了17年,幸福了17年,成长了17年。”这句话可能打动了评委的心,他们紧绷的脸一下子有了笑意。说完业绩后,我说:“我觉得衡量一个班主任,不仅要看他的业绩,更要看他教室中学生的生命状态。”然后过渡到对理念的介绍。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念与众不同吧。我强调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重视阅读的作用和学生自主管理,或许让评委老师觉得“有高度”吧。
其实,我做的工作,所有班主任都在做,好多老师比我做得更好,只是他们没有总结梳理而已。我永远记得一次参加培训时专家说的话,大意是:把你想的说出来,把你说的做出来,把你做的写出来,坚持下去,你就离优秀不远了。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为了那么多帮助我鼓励我的朋友和同事,更为了不辜负自己这仅有一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