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医疗机器人领域,Intuitive Surgical上绝对是泰山北斗。直到现在,这家上世纪90年代创立,市值超过600亿美元的公司,仍是笑傲全球的霸主。Intuitive Surgical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用于微创检查和手术,价格虽然高达260万美元,依然需求强劲。
在Intuitive Surgical独孤求败十多年后,近年来,得益于人工智能、AR和VR等技术的发展,域有实力的挑战者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强生以34亿美元购入的Auris Heath(创始人Fred Moll也参与创建了Intuitive Surgical),致力于远程手术的Vicarious Surgical等等。
据业内人士估计,当前机器人参与手术的比例不到全球年手术台数的千分之三。这个行业依然是少年。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数据显示,我国在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没追上世界领先。
依据用途,前瞻行业研究院把医疗机器人大致分为六类:手术机器人、制药机器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医院消毒机器人、远程医疗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现阶段医疗机器人的顶尖公司集聚美国;在制药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方面,德国企业有一定优势;日本的Cyberdyne和Honda Robotics两家公司,在外骨骼机器人和远程医疗机器人的研发方面行业领先。
有分析家列出2017年的28家国内机器人的代表性厂商。可以看到,我国这块的产业构成,主要在康复机器人,以及辅助机器人方向。有披露融资金额的企业中,达闼科技(辅助)一枝独秀,总筹资超过3000万美元、思哲睿(手术)、钛米机器人(康复)等公司融资也千万元人民币。相比欧美投资者数亿美元的追捧。我国的医疗机器人行业方兴未艾,群雄纷起是未来10年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