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讲座,有两点体会:
一、促进家庭教育“为什么”
为什么要促进家庭教育?这点很好理解。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今人讲,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养,这是最基本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连狗儿马儿都知道要养孩子,为人父母,关键的还是在“教”、“育”。现在的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候仅仅把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吃饱饭、穿暖衣、要啥买啥,等同于履行养育责任,当成“好爸爸”“好妈妈”的标准,这是很片面的。特别是现在,家长工作压力都很大,孩子兄弟姐妹也比较少,如果不能清醒认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主动在家庭教育上多花一些时间、多投入一些精力,简单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交给社会去教育,甚至还有个别父母,连一个完整的原生家庭都给不了孩子,怎么要求孩子健康成长呢?每个家庭都这样,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所以,促进家庭教育很重要,是家之大事、国之大计,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二、促进家庭教育“怎么办”
没有人天生是父母。当我们生出孩子的那天,孩子也把我们作为父母生出来了。孩子需要成长,家长同样需要成长。家长成长成熟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促进家庭教育的过程。我理解,作为家长,促进家庭教育,无非两条,一是“言传”,二是“身教”。“言传”就是多和孩子交流、多发声,孩子做对了,就鼓励;孩子做错了,就批评;孩子不开心,就引导,通过随时随地的言语反馈让孩子有正确的“三观”,有良好的心态,逐步培养健全的人格。“身教”,就是要以身示范、以身作则,教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就不能闯红灯;教孩子要勤奋,自己就不能懒惰;教孩子要节俭,自己就不能浪费,总之,不厌其烦地在一件件小事中去带动孩子、影响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然,“言传”也好,“身教”也罢,前提是要舍得拿出时间,给孩子多一点陪伴。很多事例表明,父母牺牲亲子陪伴在外打拼,想为孩子争取“高起点”,结果往往是“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所以,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家长,要懂得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懂得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