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的同族,与他同时代的大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是一只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契科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创造了一个没有思想的芦苇——可悲的别里科夫。
能思考,但没有“心”,或者心穿上了“盔甲”会怎样?
我最近又和儿子一起读《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是美国著名喜剧作家罗伯特.费希尔的作品,主角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骑士,屡立战功,深受国王器重和百姓爱戴。他每天身穿国王赏给他的金光闪闪的盔甲,每天都跳上战马,向邪恶挑战,杀死恶龙,拯救美女。他爱他的盔甲,因为这是他的象征,即使在家里也从不脱下来,哪怕是吃饭和睡觉。他妻子和儿子无法忍受他,没有人记得他的真面目,甚至是他自己都忘记了。他妻子准备带儿子离开他的时候,因为他爱她们,不愿意失去,所以决定脱下盔甲。但盔甲已经生锈,没有人能帮他脱下来了。
最终在一位智者的引导下,骑士经历了三个困难的阶段,终于脱下了盔甲。
第一个阶段,宁静致远
很多时候,人对价值的判断是体现在社会、伙伴或者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上。因此当一个人在孤独时候,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难以心安。智者让骑士首先通过“沉默之堡”,忍受没有国王、没有民众、没有美女为他喝彩的孤寂,在沉默中思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的文人对于沉默、独处有非常深刻地认识,晏殊在《蝶恋花》中写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将此作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中的第一个境界。
孔子尤为重视“仁”,而对于抱持“仁”的人,也就是具有“仁”的修养的人,用“仁者静”、“仁者乐山”来描述。静,是一种沉默,是一种宁静,诸葛亮进一步对“静”加以发展,提出“非宁静无以致远”,特别强调沉默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在沉默中,省察自己,体味自己走过的路,感受爱和喜悦,感受成长和痛苦,找回只为前进而忘记的目的,让让自己走出迷茫的泥潭。
第二个阶段,学以广才
非学无以广才。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孔子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一直到老,还“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非常享受学习的乐趣,可以从“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中窥见一斑。
孔子用看待学习的态度将人区分为上中下,最高的、最上的“生而知之”,世界上有,但是我没有遇到过;其次是“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也就是乐于学习的人和遇到困难就想到学习的人,老夫子说自己是“学而知之”的人,最下的就是“困而不学”的人。
说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想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话表达出来“思”与“学”的辩证关系。沉默,是因为我们需要“思考”,荀子在《劝学》中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告诉我们,只有思考远远不够,也就是我们只有“沉默”不够,还需要学习,需要知识。
在书中,智者引导骑士进入了第二个城堡,“知识城堡”,在这里他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学会了“接纳”自己。
第三个阶段,勇者无惧
在第三个阶段,智者引导骑士进入了第三个城堡,“勇士之堡”。在这里,骑士要杀死会喷火的“恐惧之龙”,骑士要战胜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他的恐惧让他害怕丢掉自己所知道和所拥有的东西。
佛陀曾经说过,我们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就想紧紧地抓住,以图始终拥有。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像是沙子,我们的手抓得越紧,我们所拥有的就会越少。
真正的勇敢者不是荆轲,不是卞庄,而是敢于直面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人。我更加喜欢他的副标题,为自己出征。
经历沉默以感受自己的内心,乐于学习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勇于前行以战胜自己的恐惧,我们会像骑士一样,缔造出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