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笑来给「财富自由」所下的定义之中,他提出:
● 1.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就是某个人再也用不着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 2. 财富自由根本不是终点站,那只是一个里程碑,那之后还有很长的路(名字叫作成长)要走...
● 3.等你过了那个里程碑之后,卖什么都不卖自己的时间。
在该定义中,** 时间是一种不仅稀缺而且不可再生的资源,时间永远是最高级、最宝贵的。**
然而,在获取财富自由之路上,不得不通过出售时间来换取必要的金钱以及为生活必须进行交换。在某种意义上,「时间就是金钱」,并不简简单单的是句口号,同时也是现状实情。
一、交易的基本原则
文中提出:精明的交易员在进场交易之前,都要知道两个最基本的事——
● 交易的底线
● 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交易法则(策略)
尽管原文只是在谈出售时间这一话题,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两条基本原则应该是任何交易(做广义理解)所应该遵守的。
所谓交易的底线,应该是指,在每次交易中,自己要先弄清楚,自己在这一次交易中,到底期盼什么、需要什么、获得什么,什么是自己能够付出的,愿意付出的,值得付出的。
想起一个我小侄子的事例:有一天开车,坐在后排的他(时年5岁左右),突然发脾气说,奶奶真不好,奶奶讨厌。然后大家都莫名其妙,都在劝他,不要乱发脾气,不要对奶奶不好。劝了好一段时间也不见消停。然后,我问了一句,你到底是需要什么?他回答说,奶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给我穿件毛衣,车上太热了,我现在想脱也脱不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我说,「实际上,你这件事,用10几个字就可以解决了——我现在很热,帮我把毛衣脱了——而你偏偏非要乱发脾气,结果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你的目的也没有达成。」
事实上,很多人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都是随着感觉走。都没有弄清楚自己真实目的、实际底线到底何在。结果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走弯路」的由来。
可惜的是,有些人生而知之,很快就走出了迷宫;有些人很幸运,找到了导师(书籍)和适合自己的办法,运用心智走出了迷宫;而有些人,依然在寻找,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身处迷宫。
只有真正弄清楚自己的目的所在,那么交易策略(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交易法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
二、什么是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视估值。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成长远比成功重要。
成功也不是终点,那也只是众多里程碑中的一个而已。
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
文中用了「高考动员」做了范例。事实上,所谓的高考成功,包括所有的考试成功,现在回想起来,高考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又能算什么「成功」呢?实际上不过是人生中小小的一个门槛而已,迈过去,可能海阔天空,但实际上也可能更多的艰难险阻。有些人顺利地迈过了这道门槛,有些人仍在门外徘徊,有些人另辟蹊径,寻找了一条更好更开阔的「成长之路」,也不遑多让。
或许,这也是人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基因所决定的。谁不想一劳永逸的「葛优躺」。希望用一个个所谓的「成功」,来像胡萝卜一样,诱惑我们前进,但实际上可能跨过了这座山头,发现前面依然还是另一座可能更高更险峻的山头。
在「成功」思维的刺激下,反而可能会因为一个又一个新的山头,产生沮丧、挫折感——毕竟所谓的「成功无止境」啊。
而如果目标定位在「成长」的话,就会明白「成功」只是众多的里程碑中的一个。
为了成长,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
这里,李笑来文中列举了三种「陷阱」(这里是我归纳的概念):
1.陷阱一:没有成长积累的体力劳动。
类似外卖、的哥之类,纯粹是体力付出,时间换金钱。
2.陷阱二:没有成长积累的脑力劳动。
就是所谓的工作稳定。「稳定如同一张温床,不需要突破、也就不需要成长、不需要进一步学习。」
李笑来在公务员之外,举了小学、中学教师为例,认为大部分教师只需要年复一年的教那些几十年不变的课本,所以也无需新的能力,停止了成长。
3.陷阱三:担心新选择是否能匹配自己的旧能力。
在这个选择之后,我过往的能力能否用得上?
这是一种思维的禁锢,强调过去,忽略未来的成长。
正确思考方式应该是:
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否帮我完善那个已有能力,能让我获得什么新能力。
总之,李笑来认为,
「世界变好的一个表现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变埋没的。」
每一个选择,
都要从积累能力的角度出发,
都要考虑自己还需要什么能力,
以及新的选择对自己发展已有能力有没有帮助。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市场估值,就如同股票一样。但往往很多时候,要么自视过高,要么妄自菲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
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桥水资本达里奥。
如果交易只是一锤子买卖,那么估值越高越好。一次性卖出个好价。但一辈子的路却又很长,每次都能超过自身价值的估值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提高自身价值比过分在意虚幻的估值,更为重要。
类似于股票,后者是虚幻的,虽有波动,但始终锚订在价值本身。价值不增长,长期来看,估值不一定能上去,甚至还有被低估的可能。
忘记估值,追求价值——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尊严。
阅读于此,联想到最近,许多体制内的朋友想跳出围城。一方面,告别稳定,畏首畏尾,害怕未来;另一方面,又不能准确的对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进行估值。这其中,恐怕就未能认真分析自身价值有着必然的关系。
尽管,评判自身价值很难,不像数学公式一样能够「说一不二」。但总归还是有维度和方法论。只要不是自欺欺人,自身价值几何,还是能够分析一二,而不至于茫然无措。这其实,也告诉我们,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追求自身价值的成长,更有助于认清自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n life is to know yourself.—— Thales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
没耐心的结果==>
容易培养「终点式思维」,希望快点看到结果。
容易缺乏积累。
容易更注重估值,宁可自欺欺人。
甚至都不会思考人生更重要的东西——价值。
用心智的力量,时刻告诉自己,觉得困难的阶段不过是必经之路——而这正是耐心的真谛。
缺乏耐心,容易放弃。这是所有归结于「知难行易」的根本原因。所有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其实就已经领先许多了。
印象中很深刻,各种大型考试,无论考研,还是公务员考试或者司法考试,这种出于相对自愿的考试(高考、四六级略带强迫性的除外),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从开始准备到考试报名,到缴费打印准考证,再到第一天考试,以及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都逐步有人放弃,有人掉队,尽管理由千千万,都能理解、都能接受,但是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耐心。
放弃是如此容易,耐心却又无比困难。
三、我的体会
三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成长是刚需,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唯一主题。
价值是结果,是成长过程带来的必然副产品。
耐心是手段,是经历成长、实现价值的必要手段。
三者不可能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缺一不可。
于我自身而言,道理很容易明白,然而执行落实确实很难。很多看似宏大、必然美好、肯定动人的愿景,最终往往只有「愿」,而没有「景」。
其根本原因只有一条,缺乏耐心——缺乏执拗地、彻底地、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原则、落实这些计划。
保持耐心、保持意志力的办法很多,核心还在于践行。
明白了这些铁律之后,就明确了底线,有了最初的原则,在做选择之时,直接祭出这些原则,就可以不再纠结。其实这哪里说的是财富自由啊,其实人生自由啊。
只有执拗的,彻底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些原则的人才是世界上的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