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快速的看了整套的《大秦帝国》对秦国的历史了解了许多。今年有陆续追剧看了电视剧版的《大秦帝国》
感叹商鞅变法的伟大,更感叹秦孝公的远见和决心。一个好的人才和好的治国策略,也需要一个有同样志向的君王去推行。其实同时代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名人谋士有相同类似的策略,苦于君王没有变法的决心,只安于现状。比如,当时比秦国强大的楚国,名士如云的齐国,盛产人才的魏国。
商鞅,张仪都来此魏国,却不为魏国所用,他们最后都为秦国所用,使得秦国得以强大。
看了《大秦帝国》,我才感叹合纵和连横的纵横家的能耐。人们都说他们是凭口舌办事,我觉得他们也是把脑袋拎在手上讨生活。出使别国,一个不小心,就要掉脑袋,没点胆量还干不了这活。每次看到使臣出使的桥段,我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出名保住性命的少,有多少使臣性命不保。一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约定,多数时候也是没用的。
秦国在张仪的带领下,将邦交和伐交运用的游刃有余。而六国国君,却是该伐交的时候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六国的朝廷可以说是尽显人性的弱点。
比如,魏国。魏国的相国惠施也是名士,无奈魏王不听,使得魏国还得了个朝秦暮楚的名声。
比如,楚国。本是让秦惧怕的大国,疆土广大,物产丰富。还有名震天下,刚正不阿的屈原。但是,还是敌不过那些见利忘义的臣子和妃子。妃子,宠臣竟然会收了贿赂,就会置自己的国家于不顾,而楚王竟然就信了。回过头来发现被骗,他们也没受到处罚,依然被宠,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也是醉了。可怜的屈原,他就是一个悲剧。好像可以怪楚国,说他是生不逢时,好像又是他本身的性格使然,总之就是都不对,空有一身的才气,眼睁睁的看着楚国没落,却无力回天,最后只有心灰意冷,投河自尽。
再比如,齐国。人才济济,确有一位刚愎自用的王,别人的话一概不听,全凭意气用事。有一位名满天下的孟尝君,也是政见不合,只好到别国去。去了秦国,跟宣太后没处理好,逃走,又回齐国。齐国竟然又不计前嫌又委以重任。兵败,又去魏国。在魏国搞不好,又回去。孟尝君就这样被玩坏了。以前都是断章取义的看了一些他的故事,以为他是个高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失败的人,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弱小时不懂韬光养晦,强大时不思进取。君臣不同心,合纵的时候又各怀鬼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六国合纵一次次的失败。但是,大家都一致的都痛恨张仪,怪在他的头上,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这也是人之丑陋的弱点。
除了各种谋略,方针,政策,人才。还有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古至今,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政策方针在一个君王时有用,换了君王就不一定了。秦武王继位,主伐交,赶走张仪。幸亏他当王只活了三年,他要是活的久一点,秦国的一点家底要像楚国一样败光了。然后继位的秦昭襄王在位54年,宣太后主政也有40年。有好的策略,有长命的君王,才是秦国最终崛起的本钱。
按《史记》记载,秦昭襄王的儿子继位一年就死了,孙子继位三年死了,终于在曾孙嬴政的手上灭六国统一天下。多么幸运,几个没什么才能的王都短命。楚国那位昏庸楚怀王却长命。魏国那位昏庸的魏王也长命。这也许是天意吧。
我突然想到,我要把《史记》六国的本纪拿出来,列一下每位君王的在位时间,政绩做一个对比。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让一个朝代走向巅峰的多数是有才能又寿命悠长的帝王。比如,秦昭襄王,康熙,乾隆,汉武帝。让一个朝代走向衰亡,是无才又长命的帝王。
还有母亲也很关键。历史上有名的太后都是寿命长的吧。当年明月说,打败你的敌人就是活的比他久一点。活的久一点真的很重要。但是可遇不可求,无法解释。于是就有了命运一说,说是天注定的。用唯物主义的说法是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
看到这里,我竟然也生出了想要活得久一点的念头。我不知道我能活多久。如果我知道我能活到八十,那么我现在学什么都不晚,我应该坚持做下去。村上春树39岁开始写作,等等好像还有很多名人都是大器晚成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多读书,多积累。不然想写个什么,都举不出例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