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10岁了,为了培养她的自主能力,我决定从这周开始,每周给她10块钱零花钱,除了黄、赌、毒外,任她怎么花,这周用完就没了,要等到下周才有,要想买喜欢的东西,如果贵,就得存钱。结果她给我带来惊喜不断。

她星期一买了一条金鱼回家,星期二又买了一条金鱼回家,星期三买了一只仓鼠,用个塑料盒子装着,怕回家被骂(她爸不让她玩这些,有细菌),用校服包着回来;星期四买了一只“独角仙”(一种甲壳虫);今天买了3只不大不小的乌龟,她说是买二送一,4块钱一只,所以买了2只,还多得了1只,用塑料袋装着带回来,像是捡了大便宜似的,一脸的得意。总共花了30元,其中20元是他伯父送给她的,我让她交给我帮也保管,她不同意,说是要存着,我就告诉她,下两星期就没零花钱用了哦,她也答应,结果还是花掉了。
更头痛的是买的两条金鱼,她拿去和她一起洗澡,热水烫死了。买仓鼠的第二天,她居然带到学校去玩,留着塑料盒子在家,我们还都没发现。放学回来,她从裤兜里摸出那只仓鼠,都已经奄奄一息,最后还是死了。还有那只“独角仙”,拿到家里后,就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担心会爬在床上或者衣服上就遭了,我和她爸把家翻了个底朝天,找得满头大汗,硬是没找到,那3只乌龟暂时幸免遇难。
本来我和她爸一直送她上学、接她放学的,因为不放心,路上车多,她像不带脑袋出门似的,有时走路也不看路的。今年三年级下学期,长大不少,她跟我说:“妈妈,你们别来接送我了,同学都笑我了。”所以我和她爸就没再接送了,别家的孩子也都是照样自己上学,让她锻炼一下也好,学校不远,就5分钟的路程,每天出门前总叮嘱她走路看路,不要在路上玩耍,还好都按时上学放学。
自从给了她零花钱后,要么迟到,要么放学很晚才到家。后来才知道,她喜欢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逛,看到什么喜欢的就乱买,所以回家晚。想想不放心,还是继续接送吧,昨天早上送她去学校,一直以为她在我后面跟着,转身不见了人影,打电话给她才知道,她竟从另一条路走了。下午特意去接她,到了放学时间,左等右盼,也不见她出校,我跑到老校门去找,没见到人,又跑到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找,也不见,先回家看看,也许她先回去了,然后我独自一个人回来,走到家楼下,果然看到她扒在地上看一群男孩玩烟卡,也不上楼,看到我了才赶紧回家。孩子长大了,感觉越来越皮,越来越难管了。

30块钱就这样被她花没了。她好像不甘心,然后今天中午她问我,怎么才能挣到零花钱,我突然感觉她对钱的欲望似乎很强烈,担心她做坏事,我就告诉她:“一个人有对钱的欲望没有错,但也要学会控制,要学会珍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要从正规的渠道去获得,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我还例举了一些因为偷盗犯罪的故事给她听,她似懂非懂的模样,我还告诉她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比如帮妈妈做家务,或者收集家里的一些废纸壳或者塑料瓶去卖,既环保又能赚到钱。
她听我这么说了之后,今天下午放学回到家,真的捡了一些纸壳和瓶子回来,脏兮兮的,没想到她响应速度这么快。还信誓旦旦的说,从今往后,她决定就去捡垃圾卖,赚零花钱。
吃完晚饭,她把家里放的几箱牛奶全拆了,说是要拿这些牛奶纸盒去卖,一瓶瓶牛奶像无家可归的孩子一样在地上东倒西歪,满地都是。
她这出乎意料的“创业热情”,让我哭笑不得。她满脸的自豪,仿佛已经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变身成闪亮的零花钱。
我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对她说:“我的乖乖!你能懂得自食其力,妈妈很高兴,但凡事我们也得讲策略吧,你这样拆了牛奶,牛奶就没地放了,家里不就变成垃圾堆了嘛。”
于是,我和女儿说好,每周有空的话,陪着她去小区周围捡可回收物品,既环保又能赚钱,还规定好哪些是“禁区”,不能随意触碰。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她对零花钱的渴望,也让她渐渐学会规划金钱,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处处是学问,稍一不留神,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乐趣吧?我们当家长的,每天都在与这些熊孩子“斗智斗勇”,虽然有时很无耐,也很上火,但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并与他们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