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课程赵院长继续带领大家学习父母心理成长督导训练《孩子的需要》。
家庭关系的冲突,包括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如果要想得到改善,赵院长给出了秘方"何以解忧、唯有真诚"。当然这句话也适用于任何的人际交往中。
处理任何一段关系,只要双方都能真诚的交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要比无端的指责、抱怨显得聪慧、明智。"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也就是你呈现什么样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对方就接收什么样的语言语调。
昨晚很多家长反应的都是孩子在学校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亲子关系的问题。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改变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家长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和家人、孩子在交流时是如何表达的,是简单粗暴还是循循善诱。
以前我也不会和孩子沟通,孩子曾当面向我表达过"听到你说的话就烦",我当时不但不去捕捉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还训斥孩子的无礼。孩子因为做了一些他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事情,想和你分享时,而你因为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觉得这有什么好炫耀的;对于孩子自认为不好的事情就更不愿意和交流了,你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就是孩子与世界的交流方式。你包容他、理解他、尊重他、信任他,全盘地接受他的所有,他也会是个豁达的人,与父母的关系,同学的关系,甚至与世界上的一切关系都变得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