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克考雅思,口试结束后还有一整个下午,索性去大教堂游览。
约克大概是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知名旅游城市了,约克大教堂、对角巷肉脯街、贝蒂家下午茶……约克似乎更代表着游人眼里的传统英国,而周杰伦的婚礼更让这个城市又多了一些景点。
那天的大雨肆无忌惮,湿透了的街道和大教堂因此难得的清静,游人甚少。我曾说过,约克大教堂因为商业化和完善的运营,它极尽奢华,连内里的一砖一瓦都精美得如同工艺品,而络绎不绝的的游人和随处可见的闪光灯也令它失去了教堂本该拥有的宁静和肃穆,我想,约克大教堂更多时候是以一个景点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它就像是英国的少林寺,代表着一个宗教的力量,却没有最虔诚的信仰。
今日的大教堂似乎回归了宗教的肃穆庄严,信徒虔诚地祈祷,唱诗班的歌声回荡在空旷的穹顶,洒落在不多的游人心中。
阴沉的天空映得彩绘玻璃窗都黯淡起来,昏暗的教堂内带着旧时代的沉默和隐忍,连许愿的烛光都跳动得启迪人心。
我是不会错过任何登顶的机会的,约克也是。约克教堂连顶楼都修缮得妥帖而周到,广阔的视野,安全的护网,依旧可以看到教堂的哥特尖顶和远处的城市房屋。正是黄昏时分,暮色擦亮了雨后铅色的阴云,也为哥特尖顶涂抹了几分英雄般的壮烈色彩和岁月绵长的沧桑感。
听闻约克曾经几度经历战火,大教堂也曾被付之一炬。我所知甚少,只记得玫瑰战争中,约克家族曾挥舞着白玫瑰旗帜义无反顾地扑向血腥斗争中。冷兵器时代的王朝更迭几番辗转到如今太平盛世的平和安宁。远处的红色房屋平静祥和地紧凑依偎在一起,白鸽轻轻飞过街道,所有有故事的城市大多会以这样温和地方式垂下眉梢眼角。
我是一个外来者,看不透它历史的辽阔,只贪恋眼前这一方晴空的清澈。
从塔楼走下来已过黄昏,游人尽数散去,大厅里空无一人。唱诗班还在一遍一遍吟唱着生命赞颂着上帝,那歌声盛大而安静,像潺潺清泉自云间淌下,如参天大树抽枝拔节一路直插云霄。因为虔诚,所以平和,因为坚信,所以生生不息。我一直呆到唱诗班散去,看着男女信徒和幼童披着宗教外衣鱼贯而出,感恩自己遇到了不一样的约克大教堂。
约克王朝在玫瑰战争后凋零,大教堂于战火中涅槃重生,峥嵘岁月已成过往。如今,唱诗班的歌声回荡在高大穹顶间,白鸽成群掠过罗马柱,夕阳安静亲吻着哥特尖顶,所有的故事都回归惊涛骇浪后的云淡风轻。
完成了雅思,我回国的日期也进入倒数,开始列下了回国前的心愿清单一件件完成。
比如再吃一次炸鱼薯条。曾经吐槽过无数次的英国国菜也忽然变得美味起来,恐怕再难找到这样外表酥脆金黄内里软嫩无刺的炸鱼了,配上特制的英国醋和柠檬汁,既不油腻也无腥气。
比如再吃一次英式早餐。再也找不出比British full breakfast 更百吃不厌的英国菜了。酥脆的吐司片上的道道烤痕,将美拉德效应发挥到极致,煎蛋嫩到可以流黄爆浆,煎培根和香肠还滋滋地冒着热气,加奶加糖的茶汤转着浅咖色的漩涡,黄油果酱应有尽有。食物的芬芳和热气开启一整天的好心情,带来满满的元气。
比如再吃一次英式下午茶。再盛装打扮端庄优雅地轻轻搅着茶水,给司康饼慢慢涂满果酱和奶油,按照礼仪先咸后甜地吃掉那些精美的茶点,谈笑风生地感受着下午茶独一无二的古典讲究的氛围。
比如再去Tynemouth海滩边看一次日落。真的好可惜,那一天海雾弥漫天阴欲雨,看不到落日。苏格兰玛丽皇后传的开篇就描写了浓雾封锁了纽卡斯尔港,大概就像此刻,隐秘而宏大。幸运的是,在离开前看到一次海边的黄昏,暮色中大海深蓝,自海平线晕开淡紫然后消散于漫天晚霞中,蔚为壮丽。
比如和导师告别。在这段艰难曲折的论文撰写过程中,他虽然看似漫不经心,却给过我很多鼓励和帮助。我没有带什么中国特产当作礼物,只好买了一盆花送给他,他曾无数次骄傲地向我提到他精心打理的花园,希望这株花可以在泥土中永生吧。虽然这么多年来他经历了太多学生的来来往往,却依旧掩饰不了告别的失落。
比如去一次纽卡斯尔城堡。很多人把Newcastle 译为新堡,我虽然不喜欢这个译名,但纽卡斯尔城堡就是新堡的由来。纽卡斯尔城堡就在火车站附近,这一年来我曾无数次经过它却从未涉足,我参观过太多雄伟壮丽的城堡,它的外形实在难以吸引我。旋转的楼梯,幽暗的过道,它的特色之处在于顶楼可以俯瞰这个城市,一侧可以看到泰恩河,它如同一条玉臂挽着整个城市,河上大大小小的桥梁是她珠光宝气的手镯和臂环。另一侧可以看到四通八达的道路蜿蜒在城市中,像是城市的脉搏悸动着所有的日新月异。
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像完成了一个愿望,缓慢地做一次有意义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