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个好事情,放松心情,增长见识,即使是“花钱遭罪”,也心甘情愿。但如果一次旅行,如同你饿到不得不吞下一只苍蝇来充饥,心理上的饥饿感也许得到缓解,但挥之不去的厌恶感,如鲠在喉,那就失去旅行的意义了。
以我的旅行经验,一次愉快的旅行分不开三个关键要素:合适的人、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
合适的人、合适的人、合适的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年龄相近。年龄为什么要相近?你的旅程中有老人,你必是责任人,老人的一举一动,是你关注的重点,这必会让你分散观看景致的精力。老人腿脚好的,自然不需要你贴身照顾,他们不落人后,神出鬼没,人再多再挤,他们心中有路。走着走着就没了踪影,人群中,你引颈踮脚,眼光像探照灯样的四射。风景看不看已无所谓,人走丢了,罪过就大了。腿脚不好的,走不了几步要歇歇是必须的,老人毕竟是老人。纵然刚买票进了景点,老人一意地要出去,也是要附和的。
如是专门陪父母旅行尽孝心的,此条忽略。
旅程中有孩子,你也是责任人。孩子大些,十岁上下是极好的。这个年龄段,肩能扛手能提,自己走路更不是问题。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路橡皮膏药似的黏住你,尽可放心大胆的观景。玩什么、怎么玩这样的主意随便拿,一律通过。如果孩子不过十岁,甚至小到要肩扛手提他的,那就热闹了。早上好容易叫醒了,TA没睡够不要起;好容易收拾妥当要出发了,他要拉屎。一些景观山路不好走,让他自己走怕摔着,抱他走就自己累着。出游一天,你想带他多看些风景,多看些历史,多长些见识。他却只对路边的小虫子感兴趣。午时,你兴意盎然、雄风不减,他已庄公化蝶,神游太虚。当然他还会时不时张开喉咙,表达下自己不满的情绪,无论是在车里、景区还是飞机上。
年龄相近的人,首先在社会性、适应性、忍耐性上是相当的,最重要的是体力相当,不失为最佳旅行伴侣。至于同性还是异性,喜欢就好。
2.性格相合。如果两人都比较有主见,都喜欢拿主意,那旅行必将是热火朝天、不亦乐乎。都认为自己说得有道理,但道理是需要有理论基础的,所以每次意见不同,就是一次辩论会。双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唇枪舌战、各不相让,是有不胜不足以明志之态。为了今后的友好往来及长远发展,抑或确实是事实根据不如对方充足,必定有一个先败下阵来。胜者自鸣得意,败者蓄势待发,旅行一路走来,只想着下一次大辩论如何击败对方,哪还管什么历史文化、如画的美景。
但如果两个都是随大流的,不知道怎么拿主意,那也比较麻烦。路该走哪条,该去哪个景点、该怎么安排行程,大家都在蒙圈,拿不定主意。这样没有规划的旅行可能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但每次都纠结该怎么选,也是挺闹心。
所以最好的搭配是,一个能做主,一个爱跟随。
有主意、没主意也好、急性子慢性子也好,如果你想毁掉你的旅行,找个爱抱怨的人一定没错。
此类人等,心里总有一个奇怪的天平不断地在衡量。天气比家乡的热了,抱怨。看到哪哪都是人,抱怨。走路累了,抱怨。吃得、睡得不如意了,抱怨。总之,TA会发挥所有感官,细微地衡量着周围的一切,任何一点达不到TA心里的标尺,都可能成为TA的槽点。就像跟一个口臭的人在一起,张开嘴巴,臭气辐射,千里以内,你看得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TA的臭气。哪还有什么心情旅行。
3.口味相似。到了桂林吃桂林米粉、到了兰州吃兰州拉面,到了四川吃辣子。现在虽是天下大同,饮食也大同,但毕竟要入乡随俗,尝一下当地特色美食也不失旅行之一大乐趣。
就怕口味专一、恒久不变的。这个只吃面,那个只吃米,这个要素,那个要荤,这个清淡那个嗜辣。真真难死御膳房的大厨。旅行中,吃不算小事,也不是大事,重点不在此。如为了吃上可自己口的饭,合街的觅食,实则避重就轻,本末倒置了。可还有不嫌事大的,每天不能吃同样的。于是乎,吃了上顿就寻思下顿吃什么,去哪吃,怎么去?这心思都在这上面,哪还有心情看风景。
4.爱好相同。这里的爱好是指在景点喜好上。出去游玩尤其是跟团游,室内或室外景观都是混搭的。如果两人兴趣不同,你喜欢历史,想研究。他喜欢山水,想多拍照。你喜欢自由,想自由时间多。他紧跟导游,总是提前1小时到集合地点。你想多看些风景,他想多逛逛小店。那行程也会索然无味。
5.出行人数双数为宜。且不说单数在住宿、交通不方便,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三人行。人是群居动物,是喜欢聚群的。而这种聚群最小单位是两人,如果三人关系都比较好,也会有其中两个关系更好。所以会不自觉地就会把三人小组打碎两人1组和1人一组的阵势。这种组合可能会根据每个组员的需求而变换,但不管怎么变化,最终三个人心里都会有些微妙的反应,总想着跟谁组合和孤立谁。尤其是三人中,有个大家都喜欢的,就成了各自争取的对象。由此拉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貌合神离的表面下暗潮涌动。固然大家都会维持着不打破表面的这种平衡,或是那一方心大,否则可能开心之旅就会成为友谊终结之旅。
再说第二个因素,合适的时间。一年365天,春、夏、秋、冬。春、秋是旅行好季节,不冷不热,去哪都没大问题。夏季要避暑、冬季要趋暖。按照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春季节多,可都是小长假,适合短途旅游。长假的,比如冬季去个三亚,比如夏季去个长白山。但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暑假去个桂林,虽然气温是高,但那地方有水可以玩,也可以消暑。当然,我这么想,大家也会这么想。所以这些地方,在暑假期间成为露天夏令营也不为奇。
第三个因素,合适的地点。祖国大好河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了。但不要盲目,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尽量避免集邮心态。
比如喜好小桥流水人家的、比如喜好山川大岭的、比如喜欢有文化底蕴的、比如喜欢自然风光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旅程,来得更明智。固然像桂林、九寨沟、北京这样的地方都一定是在大多数人的计划名单上,但避开高峰期是明智之举。如不在意,换一种心情,来一场抬头只能见后脑勺或屁股之旅,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震撼。仍记得小学课本上,“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这不是旅行指南,更多的是建议。至于对错与否,各人体会。
旅行就是转换一种心情,只要带着美好的心出发,处处皆是美景。
再啰嗦一句,关于旅途中购物,我是不赞成的。且不说那些景点出售的小玩意大同小异,物廉价美,实无太多意义。至于捎些当地特产与乡亲们分享一下未尝不可,意思到了就可以。一来增加旅途中的负累,二来你千里迢迢带来的东西,你喜欢未必别人喜欢。现在世界大同,特色也不特色了。但买些有当地景点的明信片或从当地寄出给朋友,倒是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