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损人不利已的行为?

        最近一直在思索利他主义行为的起因,人为什么会本能的表达出善意?从生命的本能为了生存这点出发是不能推导出利他行为的产生,虽然在意识概念中可以预见利他行为的长期获利行为,但作为基本生命单元细胞是无法解释群体行为?

        这还没有想通的时候,很早以前想到过的一个念头又出来了,那就是损人不利已的行为。记得在经济学中首要的要求是一个理性的人,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但是存在的东西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些行为发生在生活圈内。如同事间的互相挤兑,夫妻间的互相伤害,亲人间的互相排斥。这些群体中反利他行为,大多可以用心理学上的知识去解释,但仍然不能阐述这些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

        可惜的是没有办法去实验去调查这个问题,只能在心中猜测或者从读过的书本或生活的经历中去寻找原因。

        不管怎样,人在做一件事情前,都会对可能发生的预期做一个推演,哪怕只是一瞬间,这个预见性是我们理性的表现。除非在某些特殊的生理状态下,我们对身体行为有自主控制权。人总会选择做获利更多的事,这也是很多课程的一个基础。

        这里和报复、冲动和无知的行为区分一下。就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已的行为。而且是明知后果不利而做的事。也想不到更好的解释,就下面三点。

        第一个关于心理学的解释,一个字怨。行为主体的怨。

        《传》称谚曰:“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是知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何以明之?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高子曰:“怨。”孟子曰:“固哉!夫高叟之为诗也。有越人于此,关弓而射我,我则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兄弟关弓而射我,我则泣涕而道之。无他,戚之也。然则《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引用自《反经》恩生怨。

        然而,怨属于情绪,情绪之于心智,再到内稳态,总感觉推导不通。怪怪的。

        第二个关于自我价值的认知。行为主体自我价值认知极低。

        就是行为主体对个人的评价极其底下,通常会被冠以无能的外界赋予看法,导致行为主体对自我的否定。

        第三个是关于选择的错位。行为主体通常认为以自我作为选择权重不可能。这时行为主体就以对方的收益作为选择的标准。

        能想到就这些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穷生“煎急”,富长耐心——经济学诚不我欺?》、《震惊!原来你总是拖延的原因是这个……》、《怪象!年轻人买书作...
    子沵阅读 4,585评论 0 5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体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作为家长真的不知该如何应对。关于孩子行为,有一些心理需要父母了解,才能...
    安静_205b阅读 587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0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3,939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5,792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