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过:"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必须顺从另一个人的意志。"
你是否因为自己总是无条件顺从别人而深感无奈?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自在而快乐,有时候,你要学会勇敢地做自己,不必一味地取悦别人。
01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从而变得迎合,甚至变得一味地取悦和讨好。
在他们看来,只有顺从对方,才会让自己处于相对安全的地带,才不会被人孤立。
比如,在这个五一假期,亲朋好友们难得聚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一起吃饭喝酒。
在酒桌上,必定会出现的一个场面便是劝酒这个环节。
如果你不胜酒力,你大可不必有求必应,倒酒必喝。如果为了一两句场面话,你硬着头皮喝下去,到后面难受的只有你自己。
都说“感情深,一口闷”,其实,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并不一定建立在喝酒之上。
倒一壶好茶,一起品茗,一起聊聊家常,一起诉说工作上的顺与不顺,都是很不错的相处方式。
既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又可以促膝长谈,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面对劝酒,面对别人强迫自己做不乐意的事情时,你大可摆明自己的态度,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不必无条件取悦。
02
那么,为什么你会在关系中总是取悦对方?其实,你到底是在取悦谁呢?
在《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这本书中,心理咨询师冰千里说,你总是取悦别人,是因为你的内心里还没克服两个障碍:孤独感、愧疚感。
之所以一味地取悦、讨好别人,是因为你怕被人孤立,因而做什么都会看别人的眼色,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这样会让你觉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
因而,你就不会被陷入被人孤立的境地,不会感到孤独。
此外,你之所以感到愧疚,是因为你的心智还不够强大,混淆了“自我”与“自私”的区别,总觉得做自己就对不起其他人。
比如,五一独自旅行,独自享受了美味的佳肴,或者购买了新车,就会觉得亲人朋友没有跟你一起享受,心里感到一阵自责,觉得对不起别人。
有时候,你会因为自己某一句无心的话语,生怕中伤了别人,更怕会引起别人的无端猜忌。
因而,你开始变得事事谨小慎微,内心里有一个声音时时在告诫自己,你的言行举止不能够僭越。
03
人生在世,谁人不曾经历过一段需要自己一个人走的路呢?
这段路,你注定是孤独而无助的。尽管如此,你也不必总是取悦别人,学会做到接纳自己,学会享受孤独,与自己相处;同时,还要学会降低内心的愧疚感。
否则的话,最终你只会在一味地取悦和讨好中,迷失了自己。
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好与否,就看你为人处世的心态。
你要学会在众说纷纭的氛围里,活出自我,而不是一个劲地卑躬屈膝。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