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随笔(五十五)

      邮轮生活已有12个日子,也逐渐有了家的感觉。初来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也日渐熟络了起来,彼此路遇示以微笑、互致问候成为习惯。如果有缘坐在一桌,共进早餐、或中餐、晚餐,便会有相互打趣、聊天的机会。以前总觉得与老外文化内核不搭、价值观各异,缺乏交流基础,可这次携带的随身翻译器,可派上了大用场。交流比较多的,自然是渐老者群体,年龄普遍比我们大了几岁、10多岁,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慈祥可亲,瞬间就消除了预设偏见。这世界说到底人性都是相通的。

(本文插图邮轮侍者随拍)

    简短交流话题自然停留在浅表。来自哪里呀、是否曾经去过新西兰呀、喜不喜欢邮轮的生活呀?如此等等。虽然聊的话题简单,但一问一答之间,能感受到相互之间的良善坦诚。我发现同坐一个邮轮,来者却是四面八方,这个四面八方可是全球性的。没准你估摸的对方,或许家住的地方并不算远,可告知你的或许是欧美的这国那国,那都用不着大惊小怪。问到哪里人的话题,不少人回应就是当地人,再问祖辈来自哪里?往往是英国、德国、法国,或更多其它国。但来自哪里、祖籍何方,也只是顺口一提,没人会以此显示优越感。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在普通人的内心里,还都是这么认为的。昨日晚餐邂逅邻桌一对夫妻,简单自我介绍居然还是同龄人,一下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这对夫妻男士高大健硕、言谈举止颇有绅士风度;女士端庄优雅、温婉知性,颇具东方女人的气质。他们来自上万公里的加拿大。问是加拿大哪个城市?回答到了温哥华,还得有7个多小时车程。还说他们那个地方有山有水很清净,人口仅有7000多人,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那里。

本文插图老伴随拍)


        在邮轮上除了与同是游客的交流,接触最多的还是船上工作人员。他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客舱楼道、餐饮大厅,虽然肤色不尽相同,但满脸微笑与流利英语服务,却是高度的同一,令人感觉无时无处的舒服惬意。因为我也曾有企业管理经历,对邮轮上员工表现自有一番认知。以他们队伍的状态看,训练有素、规范有序、敬业有加、服务精微、真情待客、微笑始终,完全符合对流动五星级酒店的期待。短短10来天时间里,我和老伴成为他们乐见的人,也充分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无微不至。非常有趣的是,我们沟通的主要工具,还是那个不离手的玩意儿翻译器。

(本文插图作者随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登上邮轮第一日,广播通知当晚要把时间往前多拨一个小时;昨天再行通知,还要再往前拨一个小时;今晚继续如斯。何...
    倚然君阅读 148评论 0 4
  • 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半,邮轮都在南太平洋新西兰境内的米尔福德峡湾穿行。正午时分破天荒有另一艘邮轮逆向而过,双...
    倚然君阅读 177评论 0 7
  • 1 海乘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和真正的了解,顾名思义海乘就是:海上的乘务员。跟空乘差不多,薪水高,福利待遇好,环境好...
    小屋的屋阅读 3,860评论 3 13
  • “这里应该就是贫民区了,位置有些偏僻。这个秘密通道应该就是当时专门留下的,让这些可怜人能逃的快点。”瑞恩一...
    境寂阅读 74评论 0 2
  • 首府布里斯班有海港,邮轮出游成为一件不难的事情。算起来我和老伴乘坐邮轮,加上此次应该是第四次了,而且有三次...
    倚然君阅读 286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