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几十年,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乾驿马湾两地工作,我虽出生在乾驿,可在马湾工作的时间不短。所以马湾也是我的故乡,我巳退休整十一年了,但在马湾侨乡的工作经历,也深深的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每当我回天门开车途径马湾时,看到荷沙公路旁,高高矗立的镇标,汉白玉雕塑的骏马腾飞,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感概万千。都要用手抹一抹自已亲手题写的热爱乡侨,建设马湾的八个大字。站在骏马腾飞的基座上,远远望去,风光秀美,景文并茂。南有百里沉湖,北依华严湖水,交相辉映。天南长渠,荷沙公路穿镇而过,良好的环境,四通八达的交通,赋予了侨乡马湾独特的灵秀与内涵。
马湾镇素有三乡宝地的美称,这里士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江汉平原上的鱼米之乡,民间艺术源源流长,也是异彩纷呈的文化之乡,著名的侨乡。湖北的侨乡在天门,天门的侨乡在马湾,华侨众多,誉满全球。
回想我在马湾侨乡工作的那些年,和侨乡人民一道,创造优良环境,振兴侨乡经济,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1987年12月,国家科委与城乡建设部,将马湾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和集镇建设的试点单位,1992年,中共天门市委市政府根据马湾是全国内地著名的侨乡优势,将马湾镇批准为侨乡经济开发区,从此,马湾镇的集镇建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各项各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先后荣获全省乡镇百强,全省民间艺术之乡,集镇建设省级三等奖。湖北省电视台在此拍摄邑山楚水元宵节专题片,随后又被国家科委,城乡建设部列入国家村镇建设星火计划试点单位之一。同年我本人也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优秀乡镇长的光荣称号。马湾的邮政储蓄名列全国农村乡镇之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侨乡马湾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眼整过江汉平原。
华侨众多,誉满全球
天门是全国内地著名的侨乡,而华侨主要集中在马湾镇,所以马湾是侨乡中的侨乡。1996年天门市政府第三次侨情普查,全镇的海外华侨(包括,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约40984人,占全市海外对象的52%,华侨华人大都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泰国,老挝,印度,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朝鲜,葡萄牙,奥地利,荷兰,冰岛,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法国,德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马湾华侨,是智慧的骄子,当年他们,身背三棒鼓,流浪在四方,闯荡江湖,历尽艰辛。我在马湾工作时,代表马湾人民出访过马来西亚等国,在马来西亚华人同乡会,与马湾籍的华人打过交道,才知道,这些人中有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也有声名远扬的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深受感动,他们的血脉永远连着故乡的根。
曾任马来西亚美里市市长易修祺,印度和斯里兰卡侨胞负责人陈少沾,张新臣,法国的电化研究室负责人余良策,泰国的博土之家位传忠,还有加拿大的肖天祥,马来西亚的龚仲勋等。这些人的祖籍都是马湾人,都在异国它乡演出了一台台雄壮话剧的马湾人,是马湾人的骄傲。他们这些人,时刻没有忘记生育自已的祖先和故土,从没忘记表达自已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思念关怀之情。我在马湾工作的这些年,侨胞们共投入家乡的建设高达上百万元,华侨一条街的建成,侨光中学,马湾兵校,陈黄村小学的建设,都寄托了侨胞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
钟灵毓秀,人才荟萃
马湾侨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侨乡这块热士上,有名垂青史的英烈,有驰骋沙场的将军,国民革命时期的烈土,出生于马湾的邹湾村荷池口一个农民家庭的张春霆,有爱国爱乡的侨领,斯里兰卡,斯中友协副会长张德焕,祖籍马湾便河口村人,还有爱国侨领蒋芳景,马湾蒋湖村人,印度侨领陈少沾,马湾张湾人,易修祺先生,曾刘村人,还有马来西亚湖北同乡会会长龚仲勋等。他们都在任职期间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我在出访马来西亚时,龚仲勋先生,全程接待陪同。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马湾侨乡,既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充满灵气。也是人才荟萃好地方,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我国革命的各个建设时期,产生了好多忠臣良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繁星闪烁。在马湾这块热士走出去的,国家级的运动健将世界冠军胡小新,歌坛明星蒋桂英,昔日的五里三状元,闻名于世,如今的三里五县长,早已传为佳话。特别是众所周知的几位老县长,陈方清,邹祖耀,邹梓根,周平安,刘志雄等同志,都为党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都是马湾侨乡人民的骄傲。
侨乡风光宜人,别具一格
马湾历史悠久,人文景点不少,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挖掘文化内涵,宣传马湾,建设侨乡,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我在马湾工作时,发现侨乡风光宜人,好多景点深藏不露,一直让我陶醉,侨乡八大景点,值得一游,一定会让你留连忘返。
((骏马腾飞))
矗立在马湾镇的最中心的牛蹄河旁,荷沙公路南则,骏马腾飞的镇标,老地名叫新河口,选址这里,有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因为这里是革命烈土就义的地方。是为了告慰先烈英灵,发扬革命传统,把马湾建设的更好。
镇标,由标志,标身,标座三个部分组成,高8.8米,重18吨,选材优质汉白玉石料。下部是偌大的地球,中部是升腾的白云,上部是腾飞的骏马。
镇标的立意是马湾的华侨遍及五湖四海,誉满世界各地。他们虽远在异国他乡,但爱中华,恋故士的悠悠之情魂牵梦绕,他们的故乡马湾正以豪迈的步伐跨入二十一世纪。
当你欣赏精雕细刻的骏马后,站在平台上,远眺碧野,饱览景色时,一定会流连忘返。仿佛看到了马湾人民的风姿,看到了海外赤子的风采,更看到了侨乡的未来。
镇标赞
古时背景离乡去,
今朝赤子把家还。
侨乡儿女多奇志,
齐心共建新马湾。
骏马腾飞跃千里,
时雨润物沃心田。
常思为民谋福址,
百姓小康心安然。
((白果神树))
马湾镇李滩村有一棵高15米,围粗4米,冠100多平方米的古白果树,(即银杏树),生气勃勃,参天挺拨。春天花开淡妆素裹,花谢落英缤纷,酷似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夏天浓荫如盖,遮天蔽日,好比一位乐于助人的壮汉,让人们纳凉解暑,秋天果实累累,幽香扑鼻,又如一位济世救人的神医,把其仙果慷慨赐于人间,用自己的苍老换来患者的康复。冬天,闭目昂首傲视冰霜,很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站在历史的源头,静观风云,叙说沧桑。这根白果树栽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高功古桥))
老地名叫倪家湖,就是现在的华严湖。湖上有座古桥,距今已有八十三年。两岸隔湖相望,(对面就是芦市的乔家岭),湖南边就是马湾的陈黄村。当年有个叫徐天贵的约云斗寺黄道人为伴,化缘中外,历经十载,筹款后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在华严湖上修筑了一座石板桥。事后民众为赞颂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功德无量,将此桥取名为“高功桥“。
这座古桥原八墩七孔,站杉托青石为墩,横杉托红石为面,宽两米,长三十四米,中间两墩上筑有两条石龙,龙首向西,龙尾朝东,栩栩如生,虽经风雨沧桑,但石桥古朴浑厚,雄姿犹存,岁月没剥蚀掉它坚毅的内质,却增添了浓重的古韵。
当你站在桥上,沉思极目时,波光粼粼,满湖渔歌。好象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古叹今之情油然而生。
((竹河莺歌))
竹桥古河每到阳春三月,河水潺潺,垂柳青青,花红草绿,长堤上双双恋人悠悠漫步,花丛里对对彩蝶轻轻飞舞,树林中群鸟儿欢欢雀语。象征吉利的喜鹊,逗人喜爱的百灵,穿云破雾的云雀,争艳比美的翠鸟,叽叽喳喳的麻雀,呀呀人语的八哥,呢呢喃喃的家燕,忙于催春的布谷,声声雀语,悦耳动听。春天的竹桥河畔,成了鸟的世界,歌的海洋。
每当烟雨迷蒙时走在竹桥河堤上,恍如踏进了,桃花,春雨,侨乡诗的意境。这时的竹桥河,斜雨剪春,十里碧波,黄鹂高歌,紫燕低飞,以其特有的水乡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
((碧水红莲))
华严湖上的泗州寺周围,水域广阔,莲藕成片。每到盛夏,绿的荷叶,红的荷花,把整过湖水映得碧绿清亮,人们把这一景观取名为碧水红莲。
早晨,霞云万朵,清风拂面,碧绿的荷叶随风轻舞,红艳荷花含笑点头,鱼群在水草里悠悠尾随,水鸟在晨曦中比翼双飞。空气十分纯净,令人洗心润肺。你若在此晨练,恍如远离俗世,洗尽忧愁,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受。
((双桥秋月))
镇区的牛蹄河上,有两座拱桥,相隔百米有余,建于不同年代,一座古朴腾空,一座雄伟壮观,平行横卧,遥相呼应。
站在桥上,倚栏远眺,杨柳郁葱,花木成林,一弯清流,缓缓向东,这里自然就成为了两岸民众休闲的场所。大家忙碌一天之后,不少人习惯在桥上悠闲散步,赏月观景。
一年四季,最美好的月色是中秋之夜,最难忘的时刻也是中秋之夜,当银盘高挂天空的时侯,很多人怀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在秋风的吹拂中来到桥上,仰望明月,遥寄情思,体会,“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的韵味。
((侨乡公园))
侨乡公园位于镇区东南,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是休闲与健身的理想之处。
公园面积不大,5,000平方米,园中有山,有水,有林,有花,布局体现了乡村自然风光,游人至此,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它是镇人民政府1988年冬季建设的人造公园。
走进公园,林荫小道曲径畅通,环绕全园,园中林木葱茏,花香果实,绿茵满坡,形似长龙的土山,一条带水,十弯九绕,垂柳沿岸,将整个公园装点得素雅大方,淡中露秀,公园东边的碧水中有一小岛,岛上花木芬芳,蝶雀纷飞。
这里无污染,无噪音,空气新鲜,清爽宜人。漫步在园中小道上,既能观花赏景,又能满园踏青,尽享大自然的宁静,尽揽大自然的卸趣。
((三潭怀情))
“三潭怀情”的景点由夏家潭,易家潭,郑家潭组成。三潭风景秀丽,各具特色。
夏家潭其形园方,碧绿幽深,镶嵌在陈马村的万绿丛中,她是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水灾时因牛蹄支河溃口而冲成的。如今每到盛夏,碧荷起舞,荷花飘香,悠悠古潭,秀色诱人。
易家潭象一位历史老人静悠悠地躺在曾刘村的原野上“鲤鱼精造河”的动人故事被人们世代传说。这里天蓝蓝,潭蓝蓝,空气也蓝蓝,宛如水洗一般。亘古寂静,不见车马,不闻人语,唯有徐徐轻风。
蒋湖村的郑家潭形状酷似挂在小孩胸前的“护身符”据说是为了保佑她的儿女在海外吉祥平安。潭周围林木葱茏,倒影成趣,看上去,满潭沉淀的绿,幽静得犹如一个绿色的梦。
古今兴衰多少事,“柳暗花明又一村”。三潭的景色无不透出逼人的苍桑感,都是一个远去的悲欢故事。当海外儿女寻亲访友,漫步在潭边时,透过碧绿清亮的潭水,遥知她昔日的苦难,更感叹故乡的美好。
只要路过马湾侨乡的人们,都能感到侨乡旧貌换新颜。公路两旁高楼矗立,整洁的街道,市场繁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侨乡马湾的变化,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海外侨胞的赤子之情。展望末来繁花似锦,努力奋斗,任重道远。我完全相信侨乡人民不会满足于眼前的变化,他们一定会将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绘出更加美丽的蓝图,明天的侨乡马湾一定会更好。
笔者感言,郑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