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众多的情绪中,什么喜悦,愤怒,自卑,恐惧等等,这些情绪从生存的视角来看,我认为最重要的情绪应该是恐惧。
恐惧是什么?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恐惧心理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按照凯利的观点,恐惧类似威胁但在程度上较轻。当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边缘要素而不是核心建构被证明无效时,恐惧就会产生。
一个人的恐惧边界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可以说其他的情绪大都是源于恐惧的延伸。例如,自卑,就是自己能力无法达到自己设想的预期而产生的一种恐惧情绪。例如喜悦,就可以解释成自己驾驭恐惧的能力得心应手,面对生存环境,自己总是能够把恐惧的事情变的可驾驭。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性格是小气或者大度,这其实就是恐惧边界的问题。我们看到小气或者大气的性格,这都是一种表像,而追问这性格的本质,就在于恐惧边界的不同。
你之所以小气,是因为你认为这些小的利益会影响到你的生存,因此就必须通过对别人的争执获得安全感。你之所以大气,同样就是因为你学会了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视角来看自己的生存,并得出当前的利他行为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生存,并因此付诸利他的行为来获得别人的信任。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专注,或者说一个人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这本质上就是尝试说服自己,让自己把注意力投入到驾驭更大的恐惧边界上,而不总是让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影响自己的生存安全感。
当我们跳出当前的局部,俯瞰自己的一生,就会发现,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事情,大量的注意力都没有在解决长期的恐惧边界问题,更多的是在边界内做无效的重复。
而我们常叮嘱自己要成长,要进步,本质上就是提升自已扩展恐惧边界的能力。
刻意练习中有句话说:要走出舒适区,这走出舒适区其实就是让自己去扩展自己的恐惧边界,人只有在恐惧边界上解决问题,才可以成长。我们常说的不舒服就是自己进步的时候,也就是在扩展自己恐惧边界的时候,因此获得驾驭恐惧的能力就是生存的进步。
如果说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那驾驭情绪的过程必然是反人性的。
我们的行为模式都是为了顺应人性而存在,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活在舒适区,贪婪,懒惰,愉悦……这犹如温水煮青蛙,出现任何让自己恐惧的事情,都会造成自己的不爽。反过来我们说适者生存,就是不断反个体人性的过程,扩展自己恐惧边界的过程,把各种自己不爽的事情,驾驭不了的事情变的得心应手。
人生犹如游戏打怪,面对各种不爽,砥砺前行,我们要的不是环境适应我们,而是通过自己适应环境,而使得自己的内心练的更强大,所有的恐惧边界也只有经历刻意对抗过后,才可以变的更大。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