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集的意识碎片越来越多时,你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高频里。是的,是频率,不是某种状态。
状态是一种呈现在外,可以被看见的。比如你会观察到一个人的状态是好还是不好,是开心还是失落,是心不在焉还是全神贯注……
我们平时常听到的关于状态的说法是:你今天不在状态呀。(潜台词是不开心了?或者心里有事?)或者:今天你状态好好呀。(潜台词是能量满满,神清气爽,情绪高涨等)
所以,状态跟心情有关。
频率是什么?振动产生的频次。所以,我们要体验频率,首先你得感受到振动。对的,同频共振的振动。
我们在经历人事物时,肯定会有情绪的高低起伏,这跟频率无关,是心理本有的反应机制。有些人哭,你会感觉到轻松自在,有些人笑,你却感觉到沉重。并不是这些人不是发自内心的哭和笑,是他们的振动频率不一样。
高频振动是轻松上扬的,低频振动是沉重拖拽。在高频里,任何情绪状态都会让人舒服,反之,在低频里,任何情绪状态都会让人不太舒畅。
所以,人要活的轻松,要修的不是情绪状态,而是频率。
决定人的振动频率来自意识,也就是收回你的光之意识的完整程度。
我和艾米既是朋友又是同修,我们一起参与了几个不同灵性老师的修炼方法。殊途同归,不同的法门终归通往同一个目的地:回归光之源头,活出爱,传递爱。
有的老师注重意识提升,有的老师注重能量提升。我们还跟随老师到能量高的地方,去连接收回自己失落在那个地方的的意识和能量。
这些听上去像神话故事般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团体在做着。
在课堂里,我们都体验到频率能量快速提升的愉悦感。然而回到现实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员,甚至包括老师本身,并没有活在“正常”的生活里。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
既然是高频,为什么不是活得更“优秀”?至少是比一般人要“好”吧?
慢慢我有点明白,光是需要方向才能发射出去。如果你只是一团光,那只会让你自我感觉很好,轻盈自在。但在人世间的做事和生活中,并没有发射出光。所以会有种错位,这个人啥啥都很好,但就是过不好生活。
我和艾米有相同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光有“好感觉”没有意义,把“好感觉”应用于生活,甚至是传递给他人,才有意义。
我们的光有了方向,向世界发射的方向,这就是“聚光”的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