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的光之故事(三)

生活似乎进入了平顺的日子,虽然还有鸡零狗碎的事情不断发生,但俨然不是鸡飞狗跳的节奏。这时我不禁产生想做点事情的念头,毕竟人还是本能地向上生长。

和艾米一起学习后有了很多沟通的机会,从学习到生活,不知不觉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我时不时给她飞几“刀”,点出她没有收回自己的部分。她也时不时给我几句忠言,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陪伴和安慰。

亦师亦友的我们,开始想一起做事。因为很难找到如此同频,同时又了解对方做的事情和程度的同路人。

合作之初,我发挥“能说会道”的特长,为她推广能量疗愈。她也推崇我的心理觉察能力,为我打call。就这样,我们热情洋溢的开始一种新的关系——合作伙伴。

这些年,我与人合作做事的经历让我成长了不少,多次碰壁甚至闹翻,照见了自己不曾发现的部分。我以为,这次合作已经比以前成熟多了,应该会顺利一些。

时至今天我才明了,每一次与人相遇和合作,都是深刻的自我照见,每一段关系都有它不同的意义。我和艾米也不例外。

我们经历了所有关系的发展历程,“亲密”——“瓶颈”——“疏离”——“分道扬镳”——“升华”。

我们本来就是很不一样的类型,为了合作互相迁就。我们始终在跷跷板的两头,要不她高我低,要不我高她低。时间久了,自然会累。

当事情并没有按预期发展时,不禁产生抱怨,总觉得对方做得不够,没尽全力。我再次陷入了“合作失败”的魔咒,决定不再与人合作,自力更生算了。

我刻意疏离,拒绝,推开……某天我忽然意识到我最害怕的孤独感又再袭来。原来这场合作让我看到的是:我内心深处害怕孤独。为了排遣孤独,我选择了“有个伴”。

与人连接不是为了这个人本身,而是为了避开孤独。这个是伴随我成长的议题,因为“光”的指引,它再次出现了。

经历近半年的自我疗愈,开始感觉到力量从内心生发。这时我和艾米完全敞开心扉,把彼此隐藏已久的想法和情绪通通一倒而出。

这次我们并没有关注对方说了什么和表达的情绪,而是感受着能量的流动与频率的变化。原来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文字本身的意思,它带来的频率更重要。

我们通过几次畅谈,分享彼此分开后的成长,慢慢慢慢又走近了。这次走近不是为了某种需求需要对方达成,而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们没有急于决定合作与否,享受这种简单的朋友的关系更轻松。这种状态也许就是常说的“再见亦是朋友”。

至此,我们终于成为了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