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证法是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也最有效的一种论证方法。其结构特点为:先摆出全文中心论点或段落分论点,并对其作简单解析;然后列举具体实例来印证观点的正确,并对论据进行分析,从个体行为中归纳出群体的共性化特征;最后形成结论。
运用例证法,需注意三方面问题:
1. 注意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普遍性。真实,强调的是材料必须来自生活,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或事,通常不能用来充当事实论证的材料。合理,强调的是材料必须具备同类事实的共性特征。偶尔发生的事实,或是带有极大偶然性的事实,如果不具备常规意义上的逻辑性,便不能选作事实论证的材料。普遍,强调的是材料须能被大多数人认同。只作者或小范围内知晓的事实,不能选作事实论证的材料。
下面这段文字,在运用例证法印证观点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说尺子》片段
文段中的事例,来自生活的真实,具有普遍性。用这样的事实材料充当论据,既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也容易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来自生活的真实素材,并非生活的完整再现。议论文中的论据,需要高度概括,不追求叙事的生动性。行文时,语言一定要简洁。
2. 注意对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论据犹如盖房子所用的水泥、钢筋和砖头,堆放在文章中,是盖不成楼房的。作者一定要依照论点分析解剖事实材料,挖掘出事实中蕴藏的共性的理性因素,才能让论据很好地服务于论点的表述需要。切不可只在论点后简单罗列几则事例,便以为完成了议论文的写作。
下面这则满分作文的片段,就很好地落实了事实论据和事理间的逻辑关联:
材料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片段
文段的第一句话,提出了观点。第二、三句,对此观点作简要阐释,从理论上回答了“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的原因。第四句话,紧承前两句而列举事实论据,突出三位杰出人物在“退一步”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客观事实,用以支撑第二、三句的理论。第五句,又以第四句为依托,从三个典型事例中提炼出“古今中外的大师”的共性化品质。这样的分析,事例与事理紧密结合,语句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3. 注意事实材料的概括性。一般情况下,议论文中用作论据的事实,只需直接引入结论即可,无需关注这事实的起因和经过,更无须描绘其中的精彩细节。因为,议论文的本质重在说理,引用的事例仅只是为了证明观点。当然,论据材料相对陌生时,可少量介绍。
下面这个满分作文片段,就很好地体现了上述主张: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片段
黄遵宪是著名历史人物,马云是当代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此二人读者相对熟悉,作者引之作论据时,便只作简单概述。义玄禅师为陌生的论据,引作论据便进行了适量介绍。这三则论据材料集中在一起,既可共同证明作者的观点,又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还彰显了作者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范文展示】
心海桑田
云南一考生
社会的洪流,只能让那些美好更为锃亮。
——题记
合上贾谊的《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两句话久久萦绕在我心间,的确,世事可谓沧海桑田,不变的只有“永恒的变化与创新”,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创新,其实就隐藏在我们对传统的选择与尊重之中。
不久之前,为了应对高考那如山的压力,我和同学去看了《百鸟朝凤》,电影大致讲述的是人死后人们用唢呐对其进行评价——道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者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得到“百鸟朝凤”的待遇。它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传统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指导,当我们尊重了传统中的那些美好,成功创新的可能性就会离我们更近。
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陈寅恪先生,历来持有中国文化本位主义的观念,对文字改革的鲜明态度,向为学界所知,他曾明示自己的著作一定要繁体竖排,否则宁可不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触动中国文化根基的文字改革的反感。从这,我们便能看出陈先生对传统的坚守,也正是由于他这样的坚守,才有了其学贯中西,在宗教、历史、语言、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当今社会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在高举着创新的旗帜,但试问,如果我们的创新遗弃了传统中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如诚信、如合作,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现在的“山寨”“仿制”这类所谓的创新不正是由于我们丢了对传统的尊重与敬畏吗?
和陈先生一样的清华四巨头——王国维,不仅提出了“昨夜西风凋碧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人生三重境界,更是第一个用西方的哲学、美学来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人间词话》和《观堂集林》等鸿篇巨著。如果他不是尊重了传统,怎么会有相应的创新?怎么能担得起“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此般名号?
纵观历史长河,凡有成就者无一不如此,辜鸿铭,因为尊重传统,所以开创性地把“四书五经”翻译成外文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林语堂,因为尊重传统,才能以《红楼梦》为启发写了《京华烟云》……我们的生命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说生命是一道风景,我们只有尊重了传统,才能在传统之上谈创新谈变革,也才能去领略生命的大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桑田,无论社会怎样奏响变迁的高歌,我们都要坚守着这片关于传统、关于美好的圣地,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改革与创新,就藏在那块美好传统的沃土里。
【点评】
这篇满分作文,在“例证法”的运用上颇具匠心。
从事实材料的选择看,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共有六则。第一则由电影故事而提炼出“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得到‘百鸟朝凤’的待遇”的论题,用以服务于第一段中确立的论述主旨。第二、四两则,精选两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例,从两个不同视角论述“坚守”与“创新”的关系。第三则事实论据,则以高度概括的内容,写出当下社会因“传统”丧失而导致的“伪创新”泛滥,对社会进行了批判。第五、六两则事实论据,依旧列举两位文化名人,但内容较之前两位要概括了很多。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由二、四两则论据,作者提炼出了“纵观历史长河,凡有成就者无一不如此”的分论点,五六两则事例,则是用以验证此分论点的正确。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刘祥 ,“三度语文”首倡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出版个人教育专著12部,发表教育类文章一千余篇。其“三度语文”教学主张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学语文》等报刊均有专文推介。应邀在17个省开设示范课和主题讲座共二百余场。教学专著各大实体书店和各大网络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