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桑葚,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都有一股欣喜的味道。桑葚树不太常见,大概是由于现在基本没有了养蚕人的缘故,对于仅存不多的桑葚树也无人打理,所以桑葚树越来越少,树上的果子也稀稀落落的。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两大片桑葚树。一片在离家较近的家门口对面的山上,山上的路不太好走,桑葚树比较集中,但结的果实并不多,质量也不高,还需要慢慢的去搜罗。一片在离家较远的别的村子里,个大饱满,但得走好长时间的大路,小时候一放学出发,摘回来天也就快黑了,不过收获满满。
小时,家里的水果并不多,除了苹果、梨、西瓜、桃、杏之外,桑葚大概就属于比较新鲜的水果了,当时采摘,当时食用。桑葚有季节性,每年成熟大概是五六月的样子,要想摘到好的桑葚,得赶早了去。但也不能去的太早,太早桑葚还没熟,不但白跑一趟,而且吃起来能酸掉牙。去晚了,成熟的桑葚早都就被其他孩子们摘的所剩无几了,留在树上的不是没有成熟,就是被挑选剩下的“歪瓜裂枣”。
要吃到美味的桑葚是要讲究缘分的。碰巧了,上一次山跑一次路,还能摘到不少桑葚。然后拿着满满一塑料袋桑葚,回家以后迫不及待地同其他孩子们分享,这是摘桑葚最大的快乐。运气不好时,排除万难,去了白跑一趟,连自己吃的都采摘不到,只能失望而归。童年就是这样,有时快乐,有时失望,但到后来进入回忆的隧道里,都一齐酝酿成了了往日的一杯美好。
当然,摘桑葚也是要冒“风险”的。一是一个人切忌单独行动,因为山路崎岖,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洪水冲开的洞里。二是得有一双好腿,能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蹿下跳。桑葚树一般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小时候胆小,认为空旷偏远的地方无人便有鬼,但是又无法抵制住桑葚那酸酸甜甜的鲜美味道。所以,摘桑葚的时候,得先预约几个小伙伴同行,这时候,人多胆大了。但也遇到麻烦了,本来就不多的桑葚,这下遇到对手了,每一棵树都是我们搜寻的对象,我们暗自在比赛呢,比比看谁摘的最多?有时候为了摘下较高树枝上了那颗桑葚,不惜被树枝划得浑身到处都是伤痕。但我们不管,依然快活的采摘着,暗地里比赛较真儿着。
等到天快黑的时候,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比比看谁摘的多,摘的少的当然也会不高兴,但很快就被快乐取代。最终,我们的桑葚是一起被分享的。摘桑葚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吃到嘴里的人说“好吃”两个字。小时候,小伙伴们是善于分享的,不像现在,偶尔有老爷爷老奶奶摘了一些平常少见的野果之类的东西,分装成一小袋一小袋来卖的,而且价格不菲。时代在进步,连老奶奶老爷爷们都有了经济头脑,可是却吃不出童年的那股快乐的味道了。
我终于懂得了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吃桑葚开始时很快乐,因为嘴里酸酸甜甜的,紫黑的果子吃到嘴里,软绵绵的,入口即化。结束的时候便是痛苦的开始,嘴唇、牙齿、双手,都被染成了紫色。有时候,裤子上、衣服上也会被染成花色,回家少不了被大人一次痛骂。不过,现在想来痛骂似乎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而被染成的花脸还清楚印在脑海里,想起时,脸上还泛出一朵朵快乐的涟漪呢!
而今,每每看到桑葚,总是不自觉的想起童年采摘桑葚的快乐场景。在工作之余,总想着约三五个好友,一起再去采摘桑葚。可惜,要么工作忙,要么找不到一片可供采摘桑葚的自由乐园,摘桑葚始终成了内心那一抹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梦想,也成了心头的一块缺憾。
后来,我终于明白,遇见桑葚,吃到桑葚,总归还是要讲求缘分的!不知道在未来的某天,还会不会有一大片桑葚园子在等待着我们的遇见?不知道到时候,那种童年的味道还会不会再回来?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