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我参加了初中化学兼职教研员会议,会上孙灿西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每个人分析全县化学整体成绩差的原因,并写出书面材料进行交流,我从化学的学科特点、整体学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深入地剖析一下原因,并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原因
化学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启蒙学科,它的理论性强,许多知识都是从微观角度即原子和分子的层次来研究物质变化与性质,太过抽象。
化学的容量大,涵盖科学探究(14项重要实验及操作)、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等40多种重要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涉及38名元素,40多个化学式,6种原子团,20多个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大原理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来自《考试说明与检测》),有些人认为中招化学只有50分,殊不知这50分是一年内完成的,语文数学倒是有120分,但这两两科不连学前班也学习了九年。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记忆的知识点繁多又分散,化学用语晦涩难懂,有的需要死记如元素符号和元素的化合价,有的需要理解记忆,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概念、元素周期表、实验基本操作、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等,学生记不住记不牢且遗忘较快,致使不懂的地方越积越多,学习情绪低落,兴趣衰减,甚至自暴自弃。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实验不做或做的少,也是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化学兴趣,加大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
学生程度本来就参差不齐,化学上下册两本书一般三月底就要结束功课,为了赶进度老师讲的过快,如第四章《构成物质的奥秘》,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第十一章《盐和化肥》,这三章难度大且抽象,综合性强,题型多变化大,但下学期,为了赶在第一次大练习结束功课并简单的复习,同时给实验考试留下一些准备时间,造成教师讲的快且粗糙,给学生理解和学习留下很大隐患,甚至有的学生干脆就放弃了。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不透彻,难以独立解答问题,对所学知识更是难以系统化条例,所以就造成一多就乱,一久就忘,一做就错的局面。
另外,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上进心不高,毅立不强,坚持性不够,这些情感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二、对化学教师的建议
上述为主观原因,要想成绩提高,关键是教师。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学生分组实验创造条件要做,课外小实验要求学生做,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久,也会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教师在讲授时重点知识放慢进度,讲透,训练到位,让学生学会弄懂,实际上慢就是快。
3.教学中推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组,学生自学,讨论,展示,互讲,互评,互教,推行小小辅导员和培养师徒帮代,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小组讨论、演示、教授他人的主动学习方式,24小时后平均保持率非常高。
4.教师一定要落实基础知识,检查记忆情况,检查落实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定期组织复习和检测,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5.教师要善于总结解题方法,形成规律,给学生高屋建瓴的指导。
三、对学生的建议
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键。
1.抓好预习即课前自学,这样听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听讲质疑,注意力集中的难点上,上课上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率高,效果好。
2.学生听课注意力专注,听好每堂课,认真做好笔记,课堂上与老师积极配合,展示教授别人时要积极,老师讲解重难点,专心听讲,对所记笔记认真反思,分析和消化。
3.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实验时积极思考,认真操作,特别是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主动去完成。
4.知识方面,首先要理解原理,然后结合实验现象,勤动手,勤记忆,结合典型习题,强化理解,然后注意知识间的对比,归纳与整理,绘制知识树和知识网,达到学会、会学、会用,知识树和思维导图对化学学习大有裨益。
不知道,以上分析对别的学科是否有借鉴作用,上述内容只是自己想到的,理论性强,操作性不高,不当之处敬请情自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