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看世界
先秦时期,在一处繁华的小镇中。
热闹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
大鸿粮铺中,伙计正在给客人称米。随着称杆高高的翘起来,伙计对面前的老大娘说到:“大娘请看,十斤精米”。随后帮大娘把米装在袋子里,又帮她背在肩膀上,这才接过老大娘递过来的钱。
在另一边,还有一个伙在用斗给一位壮汉装粟,一斗粟三个钱。只见伙计每次都把斗装得满满的,就这还又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上尖下流的。
这时又进来几个人买粮。看到这情形,人们交口称赞:“大鸿粮铺真是名副其实,诚信为本……”“是的,真是无商不尖呀……”可见,在当年那个时代,不敦厚到上尖下流的,大家公认他是没资格当商人经商的。
春去秋来,时代发展,人们的道德素质下滑了。“无尖不商”不再成为众口称颂的美德,反而成了被嘲笑的傻瓜行为。
还是在这个镇子中,还是那条街道。粮铺收粮偷奸耍滑,卖粮时欺诈坑蒙。终于,敦厚诚信的“无尖不商”,慢慢成了坑蒙欺诈的“无奸不商”。 一字之差,意义却是天翻地覆。
时至今日,人们把“无奸不商”当成一个正常的状态,好像认为经商就该那样。其实许多人不知道“无奸不商”这个词,本来面目竟是“无尖不商”;而且还是那样积极正面,阳光向上,正能量满满的。
愿“无尖不商”大行其道,望“无奸不商”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