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想怎么进步的人 最容易焦虑

题目是我关注的一个知识IP大咖的微信公众号日更话题,一看这标题就立马阅读了,说的感同深受,下面的一段话我个人感觉是有一定道理的。摘录在这里,写下我的思考。

人为何焦虑?

1、能力不足,梦想又多,无非是贪心。

2、愿意付出,又不肯拼,无非是妄念。

3、反复纠结,过于矫情,无非是软弱。


1.

能力不足,梦想又多,无非是贪心。

还好我梦想不多,也知道做人不能贪心,更何况梦想那么有分量的东西,一个都难以实现。但是我深知自己能力不足,最近学业没有很重,临近毕业,空闲的时间比较多,经常胡思乱想,思考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该怎么办,总觉得自己不会说话,很容易紧张,没有自信,为人处世的方式很不成熟,没有效率,智商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做不到极致。。。再想一想好像觉得这辈子都无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了。。

好在自己都了解这些不足,没有任其发展,但是仅仅知道自己的不足时远远不够的,你知道和你做到,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为此我从各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硬性能力上我给自己安排了英语学习,office学习,金融知识学习,数据分析学习,还有写作。软性能力方面,现在越来越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了,注意别人的谈吐,言行,注意别人的交友态度,和他们的做事方法。

要坚信自己能弥补那些不足,必须的!


2.

愿意付出,又不肯拼,无非是妄念。

今天才明白付出和拼是不一样的,付出是漫不经心的走路,而拼是全身心的战斗,想要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成功绝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容易。

有时候,觉得自己挺努力的,看,别人在看电视时我没看哎;别人在睡懒觉,我没睡哎;别人在逛街,我坐在图书馆里呢;别人在化妆,我在背单词呢。偶尔有点自己在努力的优越感(好畸形)。但其实我发现想要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想要超过别人,一点点努力其实是不够的,量够了,才有质的突破(当然是那种有质量的量)。

举一个离我们比较远也或许不太恰当的例子,个人觉得明星们的收入和他们的付出与普通人的收入和付出的比例是不一致的,我写了一个小公式:

但是当他们拼的极致了,收入就有了质的突破,而不再是量上的增长。要知道,明星们的平均睡眠才有三四个小时(baby的微博上写的她的睡眠时间),基本上都在赶通告,很辛苦的。

所以付出不够,要靠拼。


3.

反复纠结,过于矫情,无非是软弱。

矫情我没有,但是纠结我想是大多数人的毛病。纠结的对立面我觉得是:果断,这是一个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必备技能。仔细想想自己对日常的事情倒不纠结,买东西,买衣服,吃什么这些决定下的很迅速,但是一遇到写文章,说话,出成果时就怂了,一句话反复琢磨,然而好像最终拿出手的并没有多出彩,抓不住自己最简单直接的想法,往往最后都扭曲了它的本意,你看你的文章能说的通,语病也没有太多,但是就是别扭,就是有一丢累赘。

其实简单直接才是最好的。


那怎么才能不焦虑呢,我的理解是当你朝着一个方向,脚踏实地的去践行你的计划,不管对错和杂音的干扰,就那么执着的去做的时候,你就不会焦虑了。

引用那个IP大咖的话,如下,作为学生的现在我还不懂,但是值得琢磨。

人之所以不焦虑

要么是真正理解钱是如何获取的,需要的时候去取合理的部分就好。

要么是真正理解能力是如何快速学习就能达到可变现的水平,根本不怕暂时的无知或落后。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