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学那会儿,根本就没有文化课辅导班,只有艺术培训班,而如今,办艺术培训班的能不赔本儿的没几个,能挣钱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办文化课培训班的,则挣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招考的比例在变化,作为家长来说,观念也在变化。从数据上来说,1995年全国大学招生录取率大约为36.8%,而到了2017年大部分省市大学录取率已经超过了85%。也就是说,在我们小时候,谁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是凤毛麟角,值得羡慕的事情,即使考不上大学,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现在自家的孩子再考不上大学,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为了让自家的孩子能闯进大学的校门,哪怕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学习成绩不理想,花点钱算什么。
其次,刚刚说的是大学录取率已经超过了85%,但现实是高中这一关就难过!在网上几经查找没有找到确切数据,但根据现实情况,整体的高中录取率(不含职业类学校)大约没有超过60%。能考进一中二中这些名校的更是少数。高考之路似乎在中考这道关口似乎更拥挤了,真正进入高中了,也就意味着一只腿已经迈进大学的校门了。所以,更多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成绩不理想时,还是愿意给孩子报上辅导班去学习了。
再次,大家都去参加辅导课了,那没参加辅导课的孩子们,心里就开始发慌了,心里老是犯嘀咕,我身边的同学是不是今天又学了什么新东西?是不是又超过我了?等等心理作怪的情况之下,自己也糊里糊涂的走进了辅导班的大门!
诚然,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者是在课堂上吸收效率慢点,利用周末的时间给自己充充电,这本无可厚非,甚至这是一种对学习积极上进的表现,应该给予鼓励!但是,我现在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不会学习了,变得在周末时间没有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失去了自己独立学习和复习的能力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就把核心素养给丢掉了吗?
周末时间和自己的空闲时间(已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的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老百姓把这种现象叫做“眼里没活儿”,意思就是明明有好多的事情等着我们,自己却不知道该干什么。
有好些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以后就没活儿了,闲的难受也不知道该干点啥!那我要问一问,数学等理科做过的题目中有没有错题?这些错题需不需要再看一遍?需不需要自己再找几个类似的例题加强一下?英语以前学过的单词有没有遗忘的?需不需要再默写一遍?语文学科就更多工作了,现在的语文考试,真正从课本上出来的题目寥寥无几,要不要多背几首古诗?要不要多研究几篇文言文?要不要多读几篇优秀作文?像我刚才举得这几个例子,是不是工作?是不是应该要做的工作?
如何克服这种“眼里没活儿”的习惯呢?
建议同学们要有一个“任务本儿”,在这个本子上,不仅要记录下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记录下自己发现的问题。比如某个定理的理解还不够,对应的练习题还需要进行加强。再比如,以前学过去的英语单词好像有遗忘了,就把复习单词这项任务也记录下来!这些任务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同时也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但并不一定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到这一点,学习也就有了主动性!这种习惯,跟“老师布置啥就完成啥”是相对的,是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弥补问题的重要方式!当任务都已经摆出来了,还怕眼里没活儿?恐怕你想干都干不完吧!
眼里有活儿以后,你会变得整天很忙碌,你会觉得整天有干不完的工作,也许一天两天这种优秀习惯你感觉不到它的好处,但大家都知道量变引发质变的道理,时间一长就体会出来了,你和周围同学的差距也就体现出来了!
更为关键的是,“眼里有活儿”的习惯,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更能体现出你的素质!一个人工作以后,是“领导安排啥就干啥”好?还是“自己能够发现问题,自己就知道该干啥”好?
今天的文章,想到啥就说了啥,但真心的希望同学们能自己变的“眼里有活儿!”,能变成一个会主动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