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顿的故事13》牛顿出生28天的下午,我听见他醒来的声音,就轻轻走过去。他睁着一双眼睛微笑地望着我,在某个神秘的地方我感觉到我俩深深地交流了,就像第一次相识一样美好。是的,这是第一次用目光交流。他喜欢我抱着她,轻轻喊他,对他微笑,而他也在回应。等我再抱,他又笑了,眼睛和嘴巴都在表示自己饿了。我想认识了以后该不好意思再哭了吧。结果却不是这样。晚上又哭了,不过我渐渐发现,他都是在半睡半醒地状态下哭叫要吃的,醒着的时候往往是哭不出来的,只会叫。
《小牛顿的故事14》早晨起来,牛顿的鼻子就坑哧坑哧的,我笑说都变成猪八戒了。到下午还是如此,我就上网查查准备给他热敷,刚把毛巾放鼻子上,他就不高兴了。扭头摆尾,摆不脱就哭,鼻子还呼呼的,或许是生气。一块黄黄的大鼻屎就像地鼠一样露出头来又缩回去。我瞅准机会给逮了出来。小家伙立马安静了,还是呼吸通畅好呀。像大多数新手妈妈一样,最初我也担心宝宝太小有鼻涕弄不出来怎么办。渐渐的,我发现只要有鼻涕牛牛宝宝都会自己吭出来,大人只需稍微协助一下就好。甚至我觉得可以通过牛顿的鼻涕牛牛来衡量居室的灰尘指数和湿度情况。嘿嘿。看来当初没买吸鼻器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人类经过繁衍进化都有一些本能性的生存技能。还比如过年期间没在家住,牛顿刚进屋就开始咳嗽,竟然咳出痰来垂挂在嘴边,然后就不咳了。估计是屋里干燥灰尘多的缘故。而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
《小牛顿的故事15》牛顿表达饿的方式,月子里是哼唧着哭;一个月是把手放嘴边,嘴巴像待哺的小鸟一样大大张开,还会发音类似“奶啊奶啊”地哭;两个月是咿呀地说并配合着手势口型;两个半月到三个月最爱哭,动不动就大声哭,一点耐心都没有,最是让人莫名奇妙又束手无策,只能抱着;奇怪的是三个月一到,自动切换模式,基本只靠婴儿语言来表达饥饿和各种不舒服了。我吃惊地发现他会说的第一个字真是“奶”的谐音。月子里牛顿基本没有眼泪,一般哭声是“恒安恒安”;有了眼泪的牛顿再哭起来就是“年啊年啊”“奶啊奶啊”。再后来还有个“哦哦哦”。突然受惊受疼或生气时哭声是一个短促的“啊”,从脸到全身都憋得通红。而且哭的时候多数是半睡半醒状态,真醒了一般不哭。有时玩着饿了,又等了好久,他想哭,就使劲挤呀挤。随着长大,牛顿哭的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语言表达,从音节到音调都越来越丰富了。
《小牛顿的故事16》牛顿的名字很难起。理工科出身的老爸希望宝宝名字规规矩矩且具理工特征,学中文的妈妈则希望名字别致新鲜且符合个性特点。结果妈妈起的名字爸爸瞧不上,爸爸起的妈妈又不屑一顾。即使是俩人通过的名字,爷爷奶奶也还会提出一些意见。经不断磨合,在妈妈的启发引导下,爸爸绞尽脑汁,最终通过“书衡”和“牛顿”两个名字,希望牛顿多读书善思考爱科学,身体壮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