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略)
[白话文]
夏,四月,刘邦南攻颍川,屠城。因为张良家世为韩国相国,于是去攻略韩国土地。当时赵国别将司马卬(ang)正要南渡黄河,攻击函谷关。刘邦于是向北攻击平阴,断绝黄河渡口,战于洛阳之东。战事不利,于是向南撤退到轘(huan)辕。刘邦派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率军继续南下。
六月,与南阳郡守齮(yi)战于犨(chou)东,破之,经略南阳郡。南阳郡守退保宛城。刘邦引兵从宛城经过,向西而行。
张良进谏说:“沛公急于攻打函谷关,但是秦军兵力仍然众多,而且据守险要要塞,如果今天不打下宛城,强秦在前,宛军在后,两面夹击,我们就危险了!”刘邦于是夜里带兵从其他道路,偃旗息鼓,悄悄的又回到宛城,等到天明,已经把宛城包围了三圈。
南阳郡守齮绝望,想要自杀。他的舍人陈恢说:“等我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您再死也不晚。”于是翻墙出去见刘邦,说:“我听说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咸阳者封王。如今足下围攻宛城,宛的郡县城池有数十座,其官吏百姓,都以为投降必死,所以都登城坚守。如今足下整日进攻,士卒死伤必多。等您引兵离开宛城,宛城军队必然尾追骚扰。足下向前不能入关封王,向后又有宛军之患。我为足下着想,不如招降宛城,封赏南阳郡守,还让他负责守城,然后您带着他的军队一起向西。其他没有攻下的城池,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争相大开城门接待您,您就可以通行无阻了。”刘邦说:“善!”秋,七月,南阳郡守齮投降刘邦,封为殷侯;封陈恢万户。
刘邦引兵向西,城池无不望风而降。到了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投降。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xuan),与他合并一起攻打析、郦,也都投降。刘邦大军所过,军纪严明,都没有抢掠之事,秦国人民都很惊喜。
[点评]
刘邦的攻城略地原不在于“战”,兵法云:善战者因势而力导之也。
当年,秦统一天下是顺应了天下百姓苦于战乱,渴望和平、渴望统一的大势,因而他可以风卷残云、一扫六合。这其中六国之人受害最多,此后有没有相应的休养生息,以安其心,因而他们“苦秦久矣”,一旦战乱再起,他们云集响应可以理解;而统一战争中秦人出力最大,付出也多,因而至少在他们心中觉得应该有所偿报,然而他一无所获,甚至还不如从前,所以,他们心中对自己的祖国---秦,也充满了失望。此时的秦王朝可谓是孤家寡人、独夫民贼了。刘邦灭秦,无论关东、关西,反抗的力量都不会多么强大;而他对上层采取封官许愿的拉拢政策,对百姓也无所掳掠,于民安定,因而“箪食壶浆以迎”的局面就是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