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从不缺乏的就是追寻梦想的步伐,在看过《十年》之后我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同时对作者也多了一份敬佩之情。我很羡慕央视最初的模样,是一群有激情的创业青年,投身于此,不一定是专业出身却是在尽心尽力的办好央视。这是一本描述央视改革的史实,从创办早间节目《东方时空》改变了中国人早起不看电视的习惯到书中最后一章检讨过去十年的点滴,有失败,有遗憾,也有成功。十年,我记得有一句话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做十年3万个小时,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其实不难想像十年里的积累,想不突破也难,当然这是调侃之词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这是高中就明白的道理了,不过难就难在难以坚持。孙玉胜坚持了,他本身是学经济出身,毕业分配到了央视,于是开始了新的“冒险”。书中有很多术语,都是作者进入央视后开始恶补专业知识才逐渐了解的,接着开始筹办新的节目,为央视打开另一扇窗——创办早间节目。现在的央视如果用一个比喻,我想把他比作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和蔼亲切,多才又多艺。而这正是他的“父母”所给予的,他的“父母”便是工作人员,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央视。最开始的央视是怎样的呢?应该说还是一个婴儿,什么都没有,作者在书中也有说到。于是一轮变革开始了,而作者恰逢到了央视逢三必变的时节,于是就有了《十年》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了解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经历,还会知道一个电视台的成长,更能看出一个时代的发展。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或许没有学广电专业的人看完此书不会有太多共鸣,最多只是想原来央视创办这些节目的过程如此曲折。而作为学习新闻学的学生而言,这一本书能代表的是梦想吧。我很羡慕作者有这样一个机遇,在央视打拼至今。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在读书时向往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做电视这行的话最想去的地方应该就是央视了。《十年》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追梦的故事,作者和他的搭档们为央视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目,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做高质量的节目。做电视其实是很辛苦的,每一个节目不是凭空出现的,就像房屋不可能不建地基就盖出高楼大厦。借鉴国外电视台的优秀节目,结合本土情况推出新的节目,还有没有涉及的电视节目形式也要尝试,就这样开始做一档节目,于是召集人员,写策划,做预算,拉广告,拍出样品进行审核。最后播出还要关注收视率,观众的意见。社会反响好,观众喜欢,就一直做下去了。《东方时空》就是如此,到2013年5月1日已经20年了。还有一个《焦点访谈》是我想要说一说的,他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经典,现在改版之后让我觉得有些遗憾,不过我依然是他的忠实粉丝。在书中,我了解了他的历史,尽管路途艰辛,但最后他成功了。关于各档节目的创办,经历的种种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很想谈一谈,电视人的梦想,尽管我还不是,未来也不确定。不过我能理解身为一个电视人有属于自己的一份骄傲。我们专业有一个口号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其实电视人就是这样的,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不抛弃,不放弃。电视人的梦想是什么呢?将一个节目越做越好,让观众喜欢;将节目形式都以直播来呈现,努力还原客观真实。这看上去似乎不那么难,但是要坚持却是不容易的。看看央视这十年,不是所有的节目都能一直坚持到今天,每一个节目都是一个孩子,让他离开总是舍不得的。可是现实往往残酷,得失之间总会有一个平衡。作者在这十年里深有体会,在变革中创新,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就拿香港直播来说,或许是央视过去十年里最大的遗憾,但是正是因此,澳门回归的直播才得以成功。其实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总结经验的盲目。
梦想的终点和起点总是在一个位置上,就这样不断的循环,人们就不断的追寻着。属于电视人的电视梦,属于一个时代的电视梦,没有终点,它总在不断的前行着。